吴中茧丰收

夜读东坡诗《吴中农妇叹》,回想今日巧入乡间,茧收获之季,南宋诗云:人间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里。但更多是民间疾苦今犹在的感叹!

图片发自简书App

驾车入乡间,下车环顾四周,竹林桃枝掩翠,无鸡犬之声,几株枣树,洒落米色小花,淡淡清香。四面环翠之中,三间房屋,年份已久,墙体斑驳。木制门窗,几许江南之风味,由门望去,家具陈旧不堪,些许零乱,白茧铺地,空气中透着霉味。农妇斜坐门口,膝前稻草如龙,点点白茧手中剥落入筐。身穿碎花衣,不算褴褛,面色腊黄,满脸折印,目光暗淡。嘲我一看,吴语侬腔,我逐一回答。拍照两张,发微信好友,询问今春蚕茧之行情,一担不及二百,几张蚕床,一年三季,廖廖几千。心中平添几许滋味,江浙富庶之地,而今已贫富差之千里,晨起采桑喂蚕,美其名曰蚕宝宝,劳作两月有余,作茧自缚。当今城市发展之快,经济之腾达,农户与这城市格格不入,是遗忘,是穿越?

诗云:昨日入城去,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老妇何曾不想入城池,不想罗裳华衣,而今只可几张蚕床,几亩地田,门前屋后守桑林。数月之后,秋风寒起白菊香,农妇又作垅上人,愿今秋寒风不伤老妇手,只伤白菊之芬芳。采菊东篱无诗意,从此不穿罗绮衣。

                            2015年5月28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