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部队组织冬季徒步拉练时,路过河北涿鹿县矾山镇。休息时看到路的北则正在建一座殿堂,说是供奉中华三祖的,从门逢中瞻仰了黄帝、炎帝、蚩尤三祖座像。于是才知道,部队防区这块略显贫脊的土地,在上古时代是水草丰美、物产丰富之地,所以才有了历史性的“涿鹿之战”。
三祖之一名蚩尤者,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也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约81个氏族部落)个个本领非凡,骁勇善战。本和炎帝同属一个部落,因矛盾而离开炎帝自行发展,传说蚩尤做异梦奉天之命以讨伐炎黄,就与炎帝大战,把炎帝击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共抗敌手。最后蚩尤率领八十一个兄弟重组联军北上抵御黄帝部落,在涿鹿展开激战,炎黄部落引进并且自主研发了各种铜铁利器,善用地形天气等情况,由应龙将蚩尤斩杀,最终炎黄部族将蚩尤部落再次击败后将黎民融合,开启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自此中原一带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之后又几次重返过三祖堂,每次都有新的变化,尤其是这次感觉有了质的飞跃。经过不断推进,这里已是4A级景区,基础设施、景区风貌有了极大提升。
在三祖堂的左右,各立有一碑,分别为“港土归根碑”、“澳土归根碑”。
据说,1997年香港回归后,3名吉林青年从黄帝城取圣土送撒香港,后取香港本岛、九龙、新界泥土1997.71克,埋在三祖堂前东侧,象征着香港1997年7月1日真正回到母亲的怀抱,并立碑为证。碑名为全国政协委员陈书所题。
1999年,澳门回归后,亦照此办理,把澳土埋在了与港土对应位置,澳门第一任行政长官何厚铧题写了碑名。碑下理了1999.1220克澳门之土,象征着澳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在三祖堂对面,修建了九龙捧日塔,塔的周围耸立着56根民族柱,象征着中华民族共迎盛世、团结举邦的宏愿,具有九九归一、国运昌盛的喻意。
进入新时代,更需要弘扬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先进文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