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作家的书曾经陪伴我们度过了自己的青春,那些时光成为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就算有不完美,依然无可替代,依然不曾忘怀。
比如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
虽然导演不是他,但是同公司的落落执导,有着千丝万缕的羁绊。
票房成绩还不错,甚至还超过了同期上映的片子。
相比原著小说,电影要温柔很多,落落导演做了很大的改动。
比如说原著的主角们死了好几个,易遥、易遥妈林华凤、齐铭、顾森湘,电影中只有顾森湘死,可能为了过审;
比如原著中易遥是因为和初恋男友发生了关系,怀孕打胎药流,最后被唐小米表姐揍大出血清宫,而电影是因为妈妈带按摩的男人回来用了易遥的毛巾传染的疣病;
比如林华凤原著中的确是妓女,而不是电影里的按摩女;
比如原著中易遥因为流产被学校开除,林华凤毫不犹豫向校长老师们跪下,才有继续上学的机会,所以易遥常常对齐铭说,她是个很烂的女人,我恨她,可我有时候还是很爱她;
比如原著中易遥发现齐铭手机里自己的备注名是易遥,而不是“遥遥”,因为齐铭对顾森湘的备注是“湘湘”,可是林华凤死后,易遥发现了一个写着“遥遥的学费”的信封。原来在世界的某一个不经意的地方,早就有人一直在称呼她是遥遥。电影中的这些小细节都没有。
导演做了这么多改动,直接把故事的主旨引向了大家比价关注的校园霸凌事件。
导演编剧确实很聪明,但是彻底脱离原著,还是有点失望,只能期待马天宇郑爽主演的电视剧版了。
失望归失望,但是这部电影还是引起了共鸣,让很多人看到了自己青春期的影子。
同样弄堂长大的易遥与齐铭,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一个像根草,一个像个宝。
前者被爸爸遗弃,经常被妈妈任意打骂,放学回来要先做饭,才能写作业;
后者齐铭每次放学,有妈妈主动开门热情迎接,准备好的热饭热菜,爸妈都往齐铭碗里夹菜;。
这两种不同环境成长出来的孩子,未来哪一个更幸福,更能建立好的亲密关系,他们的童年就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影片中还有两处给我触动很大:
1、校服
看着易遥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校服,是不是很刺眼。
单身妈妈林华凤赚钱的确是太不容易了,柴米油盐样样都要花钱,对于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来说,只要衣服没破,还可以穿,能省则省了。
相信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家里太穷,校服、学习资料都不能与班里其他同学同步,甚至有的学生连学费都交不起。
2、卫生棉
易遥有一次忘记带卫生棉,是顾森湘借的她,从此她知道了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带香味的卫生棉,可能她以前买的都是最便宜的那种,哪有什么香味,对身体也不健康。
易遥哭着对齐铭说自己好羡慕顾森湘她们的时候,你要相信这确实是她最卑微的心声。
她多想像她们一样有光鲜亮丽的生活,有爹妈的疼爱,老师同学的关怀,有用不完的零花钱,想买什么自己喜欢的小东西就买,不用小小的年纪就经历成年人所操心的事情。
有时候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因为你从一出生就输了,你出生的家庭给了你一个悲惨的童年,未来你需要更多的爱才能填补内心的空洞。
这就是很多人长大之后建立不了亲密关系的关键因素,童年的阴影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有人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父母除了天灾之外,如果还让孩子早当家,这是父母的无能,不配生孩子,表面上早当家早成长,其实那是扭曲,而不是成长。
就像易遥自己说的:苦得久了,不知道甜是什么,仙人掌做不了,没办法让人捧在手心里。
她这么小就被现实摧残得像哲学家了:死有什么可怕的,活着才痛苦呢!
那些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哪会想出这么灵魂的感悟。
易遥悲惨的身世让我想起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那个被父母姐姐经常殴打的小女孩玛蒂尔,她也是那么小小的年纪就问出了如此深刻的人生问题: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这样?里昂说:总是如此
让人感觉人生好绝望。
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他们能够自然健康成长,而不是被生活逼迫得拔苗助长,那样的孩子太苦了。
3、学校霸凌
反派唐小米自己被其他三个同学霸凌,不告诉老师也不告诉父母,她明白被同学欺负的滋味,作为受害者也是施暴者,她把这些怨气报复到易遥身上,也是她毁了易遥以及顾森湘、齐铭的一生。
学校霸凌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不知轻重,童言无忌,不了解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对同学可能是恶作剧,觉得好玩。
可是对于当事人,却是很深的伤害,可能会影响这个孩子一生的性格。
有一期《奇葩说》中,黄执中说了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
他说自己为什么讨厌小孩,一辈子也不会生小孩。源于小学的时候那些淘气的同学趁他下课不在的时候,把可乐或是汽水倒到饭盒里去,然后合起来。当黄执中中午很期待打开饭盒要吃饭的时候,里头是一端浆糊。
这些不好的经历影响了黄执中的三观,他说这些阴影造成的空洞花一辈子都填不满。
所以学校老师对于学校霸凌绝不能当儿戏,家长监护人更要时时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能只把孩子丢到学校就不管了,作为家长,这些是基本的义务。
很多人批评这部青春片烂,不就是几角恋披上学校霸凌的外衣,那些所谓青春的疼痛就是无病呻吟。
我不知道这是对郭敬明的偏见还是那些人运气好,家庭富裕,从小没受什么同学的欺负,所以引不起丝毫的共鸣。
我只想说,千万不要不屑这样的无病呻吟。
你一定是以成年人的经历来批判了这部电影,作为老江湖老油条,青春期孩子经历的,相比你所经历的那些大风大浪,当然不值得一提,小事一桩嘛。
可是试问小时候,每个人青春期的时候,我们不都是这样斤斤计较,无病呻吟过来的吗?
那时候我们为了一点小事就生气哭泣,喜欢的人多和异性说句话你就嫉妒,经常计较谁多爱谁一点谁少爱谁一点······
只是长大之后,成长之后,你忘记了曾经的幼稚,你变得越来越不在意。
不要用成年后的经历去鄙视青春期的无病呻吟。
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那就是目前最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