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宵 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灯节,是除夕以外最重要的节日,民间相当重视,按风俗习惯,各个地方都有大的庆祝活动。
过了十五,年就算结束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年味消退了。
元宵节,家家吃汤圆。汤圆是圆的,十五的月亮是圆的,所以,正月十五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民间对这个节日非常重视,都要举行重要仪式,十五这天家家门前张灯结彩,灯火通明,晚上灯要长明不灭,所以正月十五又叫“灯节”。
村屯都要组织挂灯笼,每一家都在门前,竖起5米左右的灯笼杆,杆的顶部挂上一个大大的灯笼,大门外室内都挂上红灯笼,有的人家挂一排,有的人家挂几个,非常红火,气氛很浓烈,白天庆祝,晚上村里还要组织耍龙灯。
记忆中的夜晚,长龙飘飘,蜿蜒盘旋,几十个小伙子,把龙舞的活灵活现。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耍龙灯也是祈求上苍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十五的前几天,孩子们就自己扎灯笼,也就是自己做灯笼。十五的晚上,在灯笼中点上蜡烛,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玩耍,也有看谁做的灯笼更漂亮的意思,我很羡慕大一点的玩伴们做的灯笼,外观有图案很漂亮,至今还记忆犹新。
成年人、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自己做冰灯,放在自家的院子里,点上蜡烛,用半圆形的冰块一扣就是冰灯,冰灯玲珑剔透很漂亮,要是院子里多了几个冰灯,就格外显眼。
晚上,大人们把锯末子或谷物壳,用柴油搅拌,从房门一直放到院子大门,基本上是三、五米一小堆,用火点着,整个院子灯火通明,据说是光明的寓意,也是用来驱鬼的。
正月十五又叫烟花节。
这天晚上,家家都放花,小的时候,小伙伴们跑了十几里路,到公社去看放烟花,满天飞舞的烟花,给了我无限遐想。
参加工作那年,县政府在体育广场放花,人山人海,花开花落,星空灿烂。
真乃:烟花爆竹冲天起,电光交错满天星。
正月十五放烟花,是民间传统文化,有些地方政府组织燃放,每家每户都燃放鞭花,是期盼新的一年,顺顺利利,红红火火的寓意。
民间把正月十五叫灯谜节。
十五之前的几天里,小伙伴们聚到一起,玩猜谜游戏,你出我猜,或一个人出大家猜,好不热闹。
后来猜灯谜走入了电视节目,中视和地方电视台,都组织大型猜灯谜节目。
现在,还是那样过年,形式上大致相同,感觉不同,觉得年味不浓了。
小时候只有过年才有好吃的,现在,平时都相当于那时的过年,到了过年反而觉得乏味。
也可能太重形式了,大家感觉疲劳,所以,得出结论,年味变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