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用背,读完自然会!6岁以上早该这样学

电视剧《清平乐》收官!徽柔与怀吉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意难平。

不仅如此,最近群里的很多妈妈们也在讨论这部剧,本是冲着帅气的男演员去的,结果却被剧中的文化常识所吸引。

什么是“六艺”、“五礼”什么又是“六乐”,刚弄明白这些,又被剧人物的官服品级高低所“折磨”。

有人又说了:别大惊小怪了,你看过《宫心计2》吗?那才是真正的噩梦!于是,赶紧去刷了一遍这部2018年的TVB神剧。

才发现,一言不合,这剧直接演出了“中国成语大会”的赶脚,全剧演员似乎都在努力争当“成语大王”!

不说虚的,就下面这句台词,你看懂了吗?

“这一幅是翡红翠绿云窑子,翡翠形如燕。夺目机敏,生死相依,傲视群伦,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父皇常有教诲,和为贵,合则全。”  

半分钟的戏,半本成语字典都要被说完了, 瞬间感受到了知识的强大冲击力,看剧看到怀疑人生了。

                                                                               ----------分界线----------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三个特点:固定的结构形式;固定的来源和说法;固定的内涵。  

在大家印象中,成语一向高冷。为了让孩子学好成语,家长们也是各出奇招:有让娃照着成语词典背的;也有搜集各种成语资料,AABB、AABC、ABAC……各种“公式”都要来一遍的。

总之,背,就完事了。  

不过呢,如果你有这种刻板印象,可能就容易被成语的“表象”耍得一愣一愣的。 就像上个月母亲节,一位中年老母激动地说:她家里那朵活蹦乱跳的“小后浪”,精心制作了一张母亲节贺卡,偷偷藏进了她的梳妆台。  

封面上,画了个萌翻的大红心,泪花早已准备好夺眶而出了——燃鹅,翻开一看,差点被笑哭:

亲爱的妈妈:您对我的老牛舔犊之情,我深深记在心间。母亲节之际,祝您身体如狼似虎、老当益壮,每天心情都乐不思蜀!

被孩子写成“老牛”,还是头如狼似虎、老当益壮的老母牛……中年老母亲手里的护肤品瞬间就不香了。

老牛舔犊,确实是形容母女情深的;如狼似虎、老当益壮,也确实是祝福身体健康的。可是,这味儿就是不对。


成语用的对,貌似不只是翻翻《成语词典》就行的事。孩子知道了成语的意思,还不够,得对成语的来龙去脉、使用场景,有更感性的认识,得有语感才靠谱。

怎么才能让孩子告别枯燥,轻松掌握成语呢?

一套《笑读成语——画给孩子的趣味成语故事》在手,就可以轻松搞定——160个常用的成语故事+漫画+成语接龙+溯源让孩子吃透每个成语内容题材多样,是丰富写作的好素材。

这套书将成语背后的事件一一还原,孩子读不仅是在学成语,也是在了解传统文化,丰富历史知识.白话文故事浅显,篇幅长度恰到好处,既缕清了成语的来龙去脉,又让孩子阅读无压力。

看完释义和故事,4格漫画更有趣。 插画形象夸张鲜明,展现的故事场景生动活泼,孩子肯定能读得合不拢嘴。  

接下来是“成语接龙”,这个游戏是很多孩子都喜欢的,这个游戏玩得好,说明的孩子的成语储备量已经非常大了!


这套书的故事题材非常丰富,有寓言神话、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等,能让孩子明白是非善恶,更加懂得一些人生道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每则成语通过或赞美或讽刺,或通俗或哲理的方式,表现了特定的寓意和启示。

孩子在了解这些成语特定含义的同时,也能汲取古人的智慧。这些取材历代经典中的故事,也是写作文的好素材。如果孩子吃透了这些故事,能灵活运用到作文中,也能大大提高文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