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感想

有幸翻开了经济学家曼瑟·奥尔森的论述著作《国家的兴衰 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看到前言,生发了一些感想。

奥尔森先生提到:“当代许多经济学家虽说站在先驱者的肩膀上,但他们还是没有预测到20世纪70-80年代出现的经济现实,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受技术蒙蔽,只看到经济学家们通常讨论的眼前现象。如果我们不怕麻烦,考察一下其他学科领域,将会得到整个图景的不同画面。”

我认为这种思路是非常好的。可以见得,奥尔森先生善于从宏观的角度,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他所研究的问题,而不是片面地局限于单一的某个领域。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想要钻研一个问题,达到精通的程度,你可能需要搜集多个方面、多个领域的资料,统筹考虑。想要在一个行业中成为卓越者,不仅要对本行的知识如数家珍,了如指掌,还要具备其他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技能。这样的人往往心胸广博,能接纳很多东西;视野开阔,见识过许多人、事、景;目光敏锐,善于学习那些有价值的东西。

正是如此,很多学者认为奥尔森先生的思想在其他领域的影响甚至比在经济学界的影响大。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罗伯特·索洛在得知奥尔森先生逝世之后,就曾说:“我们大多数人都相当类似,认识其中一个就等于认识了全部。但奥尔森不同,他别具一格,这使我们更加怀念他。”

另外他还有一点令我佩服。他主动写下大胆创新的东西,并乐于迎接大量的学术讨论,或者说学术批评。并且他还会详细地对那些批评者作出回应,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会保持坦率地进行恰当的修改,删除或扩展。不仅如此,在他发表的文章或书籍中,他总会先向那些提出批评的人致谢,甚至会特意注明,自己文章中的优点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些批评者。这体现出他的谦虚,他认真对待其它不同的观点,以及他对批评者们的诚意。

正如韩愈曾在《答冯宿书》中说道:“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首先坦率地面对自己的过错,或不要的地方,欣然听取别人的建议并适当地做出修改。整个过程是很自在喜悦的,甚至还会觉得惊喜,因为从不同的视角得到了一个独到的看法,偶尔还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身已是大师的奥尔森先生还能具备这种品质实在难得,或者也正是因为这种品质才成就其在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攀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