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有赠》赏析

有 赠

曾卓

我是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

我饥渴,劳累,困顿。

我远远地就看到你窗前的光亮,

它在招引我──我的生命的灯。

我轻轻地叩门,如同心跳。

你为我开门。

你默默地凝望我,

那闪耀的是泪光么?

你为我引路,掌灯。

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走进你洁净的小屋,

我赤脚,走得很慢,很轻,

但每一步还是留下了灰土和血印。

你让我在舒适的靠椅上坐下,

你微现慌张地为我倒茶、送水。

我眯眼──因为不能习惯光亮,

也不能习惯你母亲般温存的眼睛

我的行囊很小,

但我背负的东西却很重,很重,

你看我的头发斑白了,我的背脊佝偻了,

虽然我还年青。

一捧水就可以解救我的口渴

一口酒就使我醉了,

一点温暖就使我全身灼热,

那么,我有力量承担你如此的好意和温情么?

我全身战栗,当你的手轻轻地握我的,

我忍不住啜泣,当你的眼泪滴在我的手背。

你愿这样握我的手走向人生的长途么?

你敢这样握我的手穿过蔑视的人群么?

在一瞬间闪过了我的一生,

这神圣的时刻是结束也是开始,

一切过去的已经过去,终于过去了,

你给了我力量、勇气和信心。

你的含泪微笑的眼睛是一座炼狱

你的晶莹的泪光焚冶我的灵魂,

我将在彩云般的烈焰中飞腾,

口中喷出痛苦而又欢乐的歌声……

作者:曾卓,原名曾庆冠。笔名还有柳红、马莱、阿文、方宁、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至 1945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

赏析:曾卓,“七月派”诗人,剧作家,原名曾庆冠,1922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1955年因胡风案牵连而被捕入狱,在创作他的代表作《有赠》时,已经历了一段囚徒生涯。1961年末经受多年牢狱之苦的曾卓终于回到自己的家,家里一位平凡朴实的伟大女性一直在等待着他的归来。对于一个在孤寂沙漠中长途跋涉的人来说,这样的重逢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

《有赠》是赠给一位女性的诗。诗歌以饱含激情的语调,借对一位女性的深情倾诉,形象地抒写了对历尽苦难之后的人间温情的真切感受,赞美了给受难者带来巨大精神慰藉和生活勇气的宽容的理解、善良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劫难中真挚爱情的由衷的感激和歌颂。诗篇表达了一种既是爱情又超乎爱情的崇高情感,一种基于深切了解、信任的博大的爱,一种人间至情;同时也折射出对历史冤屈和现实不公的控诉。

简析本诗所表达情感的复杂内涵及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意义。

这首诗作表达的是一种复合的情感,既有重获自由的庆幸,又有无法消除的创伤;既有光明的预示,又有难解的隐忧,它们交织着,一时难以理清,但作者却以一种沉静的态度出之,于平缓中有跃动,委婉中有激切,因而给予读者的美感也是多重的。

真切地袒露内心世界,细腻地抒写情感活动,也是本诗一个明显特点。在“战歌”风行,个人情感普遍受到漠视并为诗所摒弃的60年代,它的创作实属难能可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