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模型

此模型的灵感来自吴军老师的谷歌方法论的把事情做好的三条边。

这3条线分别为基线,进阶线和终线。


基线

顾名思义,你从哪里开始,也就是你的起跑点。大学学历和初中学历的基线就不同,前者要比后者高很多。

那如何提升自己的基线了,2个字,认知。就是学一些艰深晦涩的知识,但却很有用的知识。

举个例子,比如说第一性原理,是个纯理论的东西,李善友老师也说这是最没用,但最对你有帮助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是事物的本体,本质,本性,背后的支配理念,而不是表象。这有什么用,无用。恰恰这无用是最有用的。

学编程,有人从语法开始学,有人从项目中开始学,而我是从他背后的逻辑开始学,编程是把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拆解为步骤,然后封装为模块的一门学科。也正因为这个认知,使我学编程只花了3天。

基线就是你对一件事的认知

进阶线

吴军老师形象的把这条线比作台阶。我这里做进一步的延伸,进阶线是有陡率的概念的,越陡,你到的终线的时间就越短。问题是如何使的进阶线的陡率变陡,最好是指数型的。答案是刻意练习,找到套路----练习套路----修正套路(反馈)如此循环,你的陡率会越变越陡的。

如何找套路:

1.找到你的领路者,可以想尽方法去研究他,他的历史。从中提取出套路。

2.听 想要习的套路的课程

3.请教对这方面有经验的人。

终线

吴军老师所说的终线是极限的意思,也就是边界所在的地方。人工智能的边界就是图灵机。这里我把终线的定义的格局缩小些,终线其实指的是目标。同样跑100米,有人的终线是7s,有人是8s,因人而异。所以终线没有高低之分。只要自己感觉舒服就行。

以上就是我总结出来的三边模型,他可以应用与任何事情上。设定好你的终线,找到你的基线,想尽一切方法爬到你的终线上。就这么简单。但越简单反而实行起越复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936评论 25 709
  • 主要有几点 NSJSONSerialization.JSONObjectWithData as do catch ...
    QJK阅读 625评论 0 3
  • 花丫,奶奶会这么叫她,小花,妈妈会这么叫她。花离子,拥有一半日本血脉的混血小姑娘。早年爸爸在日本经济危机时候突发脑...
    曹兮淳阅读 259评论 0 0
  • 【同读一本书】2016-6-08-65 —《米娅快跑》 【原文】: 一个人的工作表现并不是由他(她)的能力决定的,...
    姜杨Ada阅读 266评论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