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钵
巴金笔下的这个时代,是传统与新思潮的碰撞和冲击的时代,是封闭与开放交接的时代,是旧社会与新秩序更替的时代。有人此极力维护旧社会的秩序,有人为此冲破牢笼的束缚,有人为此游于两者之间,牺牲自己而成全别人。而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也是下个时代的创造者。
书中的觉新就是这群人中的第三类人,游刃于两者之间又不能自拔。为什么我只单单以他为主作评价,因为他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因为这个人物使我的心灵颤抖得频繁,每当我看着他的经历和遭遇,看着他的无奈,他的心中所想和嘴上所言的差别,我的感受都随之跌宕起伏。
他不同于封建旧社会的人群的思想,但是他又不得不遵守旧社会制度前行。在其二弟三弟眼里他就是“作揖主义”“无作为”“不反抗”,但在我看来,所有人都不懂他。因为他真的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现状。他不能像三弟那样离家出走逃离家门,也不能跟二弟那样抗婚,参加新学潮运动,追求完美爱情。同时他也不能够真正地抛弃传统。他极力地平衡着这两种冲击,他不让自己改变。最终的结果就是给自己留下更多伤疤。
因此,他牺牲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他的妻子,儿子,兄弟姐妹,婢女等等身边一系列的人。每次的逝去都是一个家族和制度的消亡,都是一次次的挣扎与煎熬。
他是大家族的承重孙,肩上的担子自然就重了。在第一部《家》里,祖父还未去世,家族的弊端漏洞还没显现出来。社会上的新潮也刚刚起步,而旧势力仍然强大。在这样的环境下,觉新三兄弟都接受新的思想,只是作为大哥的他无法抛弃背后这个家族,因此无法被他弟弟们理解。但是,他们都不懂,如果不是他,弟弟们是不可能有所改变的。大哥一直都支持着他们。为他们牺牲了自己。很多时候都是无奈之举。在旧势力面前,觉新用自己身躯挡住了自己,几乎都把所有的错误扛在自己身上。才使得觉民抗婚成功,才使得觉慧成功逃离束缚。但是,他的无奈无抵抗也犯下了许多不必要的错误。他的妻子的死亡就是他心中无法解开的结。他的低头,则是为他自己带来了更大痛苦,也造成更多不必要的牺牲。
他知道自己是痛苦的,也知道别人无法理解得来,但却没有办法改变。“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成为他作揖的标志。如果他起身反抗,那很可能他们这一房的人都会遭到抵制和压迫,同时整个家族可能就早早乱了,可能也不再会有弟弟们接受新潮的身影了。强大的家族资产是能够让弟弟们放手做自己想做的事的物质前提。而大哥就是这雄厚的资产主要支配者。所以说,觉新的牺牲是无奈,也是必然。
这个时代,能够牺牲的,不只是为了革命而流血的人,也有处于封建旧制度与新社会思潮中间的人,而后者牺牲程度更大。有的人死了,也就什么都没了。有的人死不了,却看着身边的至亲一个个死去。这种感觉谁能够感受的到?这种人在心灵上得承受多大的痛苦和压力?而觉新就是这个人,他就是这样,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自己却傀儡般地活着。在其妻子,爷爷,表妹相继死去,其三弟离去后,这个家族的重重弊端渐渐展现出来了。叔辈们放荡不羁,保守成规,小堂弟们贪玩成性,不学无术,都为后面家族的彻底堕落埋下深根。觉新能活着,靠的是儿子这个唯一的希望。若不是如此,即便是春天心中也是悲凉。然而《春》却让他再次承受更大的折磨,儿子夭折了。对他而言,他再也看不见希望了。在他的世界里进入了一片荒芜,他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活着。
他也曾想到了一死百了,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对这种旧社会作出反抗。但是,他又想到了他还有一个大家族以及一群弟弟妹妹。于是他苟延残喘地用着作揖主义维系整个家族,作出最大的牺牲;同时他也用尽一切帮助他的弟弟妹妹们奔向新的时代。每每看他说出的话和作出的行为,我的内心便波澜起伏着,为其这种态度表示愤懑的同时又为他的遭遇表示同情。事实上,最让人感到愤怒的就是旧社会吃人的制度!在这个时代,中国的封建保守势力仍然很大,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镇,都很难根除。什么三教九流,什么排外固本,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落后的思想仍然在每个人周围。这是觉新个人力量不足以改变的,他只能在内心深处留下一个进步的记号。
春天总会来的,但是在这个大家族中却只看到一步步的堕落。作为维系家族的核心人物,他实在不能够像二弟一样,可以光明正大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来对旧社会种种进行反抗和斗争。这也难怪弟弟妹妹们对他不理解。事实上正是有觉新在身前挡着,弟弟觉民才能有机会接受新事物。觉新一个人抵抗着整个腐朽家庭,把一切好的都挡在身后,为其弟弟妹妹的未来做最大的努力。后来他顶住了压力,再一次把他的妹妹送了出去,并在她的身上寄托了厚望,希望她能够代他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的付出,他的牺牲,是整个家族中最大的。而他自己所处的生活,就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是的,就是这么一个悲情的人物,为什么还会继续活着?这个疑问一直延续到了最后。相比弟弟的慷慨激昂,他更能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不知道为什么,生活在不同时代的我看着他的遭遇就仿佛有着共鸣。可能真的是太悲惨了,超出了我的语言描述范围。又可能是反射出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或者说是这种时代根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多了一层躯壳,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着。
在《家》中他只扮演着其中一个角色,在《春》中他串联了整个时间的发展,尽管不是作为主要人物,但失去了他则可以说是在整个篇幅中失去了灵魂;而在《秋》里边,作者把他所有的能够用的上的笔墨都用在了觉新身上。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如秋天枯叶般慢慢凋零,却仍未落到地面,而是随着风一直在飘逝着,似乎永远在漫漫天空中孤独飞翔。觉新心中那团火焰,从未蹦出,却又从未逝去。慢慢地被世俗磨成了只会点头称是而不会反抗的傀儡,苟延残喘地活着。如果说觉新是看不见希望的,那么真正看不见希望的,其实是他背后那落后封建的家族。如果说觉新被蒙蔽了双眼,那么真正被蒙蔽了双眼的,其实是他背后所有的旧封建家庭。旧中国的社会,看似其乐融融,其实已经渐渐萧条殆尽了。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有一种新秩序代替旧制度。即便道路曲折艰难,总有人会义无反顾地不回头地走着。
然而,当下的觉新不在其中,他被束缚得太多了。背后的大山压得他快喘不过气来了,而前面又被迷雾遮住了双眼。他失去了太多了。逝去的父亲、祖父、表妹、表弟、妻子、儿子;离家的弟弟、妹妹。家族的一切一切,都让他感到疲惫,唯一能够欣慰的就是还能和二弟二表妹一块聊天。跟着年轻人一块的时光里,他得到了片刻的放松。即便二弟仍旧不理解,仍旧数落他的这种作为。觉新也不再反驳,因为他是默默支持着弟弟们的事业的。但是他真的无法继续不妥协于他的长辈。他的家族里,长辈们的作风实在不堪入目,几乎把家族三代的财产都花完了。整个家族很快面临分崩离析,就差一个导火索一触即发。觉新再也支撑不住了,就在三叔去世后,家族终于面临了分家的问题。
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死亡。就在家族导火索爆发的一刻,觉新心中那颗暗藏已久的定时炸弹也随之爆炸。他看到了家族的败坏,世俗的昏暗,道德的沦亡。他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也无力支撑。一切的一切都让他看透了这个封建落后的社会制度。最后,一句“我受够了!”让他把多年来在心中种种压迫都释怀了。亲人的逝去,理想的覆灭,都释怀了。他把肩上的一切都放下来了,是的,把他所承受的家族担子都放下了。“谁要就拿去,我再也不管这么多了。”这样的话不仅让他找回了自己,而且也让家族的人为之震惊。最后他们知道,自己培养的傀儡已经控制不住了,只能一拍而散地走了。觉新,他终于不被制度所控制和束缚,终于觉醒、自由了!随即,他把多年想要做的事情慢慢弥补上,为了弟弟们的未来,为了自己,为了国家社会,他再一次走向了前方。
漫天的红叶翩翩凋落,唯独一片仍在树枝上挣扎着。那就是觉新。是的,在最后的关头,他终于觉醒了。属于他的那片天空就要来了,虽然他比其他人落后了很多,但是他确定了方向,努力地追赶着。
“我不会放弃的,虽然我已经被折磨地鬓白,但是我的心是年轻,我依然还有热血!”
最后一片红叶也凋落了。冬天过去,在最后一片凋落叶的树枝上,长出了新的嫩芽。这个时代,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