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专注橙长

有因有果
读《拖延心理学》

拖延VS行为

【辨识拖延】

将事情延后,不一定都是拖延。有时候是因为时间或者精力不足。辨识真正的拖延,看它是不是让人后悔烦恼,从而影响到生活。拖延导致的后果往往让人开始时不曾预料到。

【拖延者信条】

1.我必须要做到完美。

2.我做事就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3.什么都不做比冒失败的风险更安全。

4.没什么是我做不到的。

5.事情如果做不好,那就不值得去做。

6.我必须避开挑战。

7.我成功,有人就会受到伤害。

8.这一次做得很好,那我每一次都应该要做得很好。

9.按别人的规矩做事意味着屈服和失去掌控。

10.我不能失去任何人、任何事物。

11.如果我展现真实的自己,别人就不再喜欢我。

12.凡事都有正确答案,我会一直等待直到发现它。

拖延源于这些顽固的信念,克服它,首先要认识到这种思维方式不可取。

【失败恐惧】

“这个文件并没有我预期的好”,“你并没有你说的那么优秀”,“这么久才做出这么一个东西”,这种担心尽了最大努力获取的结果却达不到预期反映了恐惧失败的心理。拖延是应付这种恐惧的一种策略。

害怕失败的人有一套假设:事情的结果反映了能力。能力决定价值所在。也就是说: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一旦没有达到预期,拖延出场,打断能力与表现之间的等号,即:自我价值感=能力≠(拖延)表现。因为缺少完整的努力,即使结果不够好,还可以安慰自己“如果我全力去做,我会做的更好”,甚至“拖延这么久我都还是做到了,如果不拖延,我将做到完美”!

(完美主义者,一种是适应型,对自己要求很高,并且相信自己的表现与之相符,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一种是适应不良型,同样对自己要求很高,却对自己不抱希望,自我要求与表现期待存在矛盾,更容易自责、消沉。)

【面对失败的心态】

固定心态认为: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固定不变的。生活中每一次挑战,都只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才干。错误意味着失败,不够出色,如果够聪明够才干,不管什么事情,不必为此努力,自然会成功。当事情变得艰难时,有固定心态的人就会开始退缩,失去兴趣,不想做任何证明自己不能胜任,缺乏能力的事情,拖延将他们保护起来。只要不完美的事情出现,就会想象灾难性的后果,承受巨大心理负担,拖延工作和生活,这正是固定心态在起作用。

成长心态认为: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后天努力,自己会变得更优秀、更强。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更加精通某一件事,成败并不决定一个人的能力。从成长心态的角度看“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但实际上表现不仅不能反映能力和价值,它甚至都不是重点,学到了什么,提升了哪些能力才重要。

【成功恐惧】

有拖延心理的研究者把成功定义为“及时追随目标”,即只要我们在做想做的事情,就会感到成功。而拖延者往往不能及时追随目标。

逃避成功的一般心理:1.需要太多的付出。2.是危险的,总有人受伤。3.会使我孤立。

【思考与练习】

最想解决的拖延问题。拖延症产生的原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拖延心理学-Jane B.Burka&Lenora M.Yuen 序言 “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
    际弋阅读 6,076评论 0 27
  • 本周我们开始学习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过,也会有崩盘的时候。崩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感同身受的拖延症...
    Jean_zz阅读 5,867评论 2 36
  • 6:30 起床 做早饭 7:15 送孩子 7:40 到单位 开电脑 烧水 7:45-8:20 操场走路 樊登 8:...
    心理实践者周周阅读 210评论 0 0
  • 夜春雷 世人沉沉梦酣间, 霹雳一声炸九天。 万壑龙蛇惊梦起, 满山桃李落无边。 旧枝黯黯归腐朽, 新笋隐隐起竹鞭。...
    徐不二阅读 247评论 0 2
  • 1 前几天突然觉得每天写作就像是在完成任务,找不到之前的激情了,所以陆续断了几天的写作活动。 如果每天都对一件事有...
    Y先生说阅读 2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