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茶简介

商城茶叶

商城茶叶,始种于东周,扬名于盛唐,鼎盛于两宋,萧条于明朝,驰名于清朝。商城茶“原产云南,经四川、陕西于东周时传至河南”。虽然经受了亚热带气候缓慢南移、冷暖交替、朝代更轶和社会治乱的考验,但因境内地处大别山腹地北麓,生态环境特别优越,自然条件酷似云、川,茶树便在此定居繁衍。商城茶叶已有2300余年历史。

中文名

商城茶叶

始种

于东周

鼎盛

于两宋

原产

云南

分类  听语音

商城茶叶品牌在1986年前只有2个,即炒青茶和烘青茶。1986年后,通过制茶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制茶加工基本普及了机械化,再经茶技人员和茶农的精心研制,到2002年,全县已制作成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名优茶品牌15个:信阳毛尖、金刚碧绿、仙洞云雾、南岩翠毫、龙山碧芽、天堂春芽、龙潭云芽、白云香茗、鹰山秀茗、莲花雾毫、龙潭春、天堂春雾、其鹏碧云、苏东迎春、其鹏三香。[1]

获奖  听语音

商城茶从1992年至2003年在中国信阳茶叶节1—11届送样参评中分别获得了金奖、银奖。金牌数和奖牌数均为全市第一位。

获国内国际品牌金奖:金刚碧绿、龙山碧芽、苏东迎春。

获省部级金奖:金刚碧绿、天堂春芽、仙洞云雾、苏东迎春、龙山碧芽、壁渡剑毫。

获信阳芽茶叶节金奖:金刚碧绿、龙山碧芽、苏东迎春、其鹏碧云、白云香茗、南岩翠毫、特级、一级信阳毛尖[1]

名优茶叶  听语音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茶产于商城南部山区一带,是采摘茶园嫩绿芽叶制作而成的。其制作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理条整形→烘焙。该茶品质特点为:紧细园直、白毫显露、色泽嫩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持久。在历届中国信阳茶叶节中屡次获奖。年产80万公斤,畅销省内外。

龙山碧芽

龙山碧芽是四顾墩乡龙山茶叶生产合作社杨治栋研制的,属省级名茶。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获国际金奖。该茶是采摘鲜嫩一芽一叶初展芽叶为原料,采用现代工艺制作而成。具有色泽翠绿、外形精美、紧直清秀、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和爽口,叶底包芽亭亭玉立,冲泡芽头坚立,犹如新笋出土这特点。

金刚碧绿

金刚碧绿茶于1983年创制,1986年定形,产于金刚台周围的伏山、苏仙石两乡的海拔300—800米的高山上。1990年被评为河南省新名茶。其品质特点为:外形扁直显毫,色泽翠绿,汤色清澈碧绿,香气持久,滋味浓厚鲜爽,叶底嫩绿鲜活明亮。年产干茶1000余斤。[1]

荣誉  听语音

第一届中国信阳茶叶节,商城的“金刚碧绿”、“仙洞云雾”获名茶,“兴申杯”奖,同时被评为省级名茶。

第二届中国信阳茶叶节,商城茶叶有5个品牌获奖。它们是:“金刚碧绿”、“仙洞云雾”、“南岩翠毫”、“信阳毛尖”“龙潭春”。

第三届中国信阳茶叶节,商城获一级信阳毛尖二等奖1个,一级信阳毛尖合格证书1个,“金刚碧绿”获地方名茶三等奖,“南岩翠毫”、“粉壁剑毫”被评为地方新名茶。

第四届中国信阳茶叶节,商城获一级信阳毛尖一等关1个,三等奖1个,获信阳毛尖特级茶合格证单位五个。“南山春毫”、“苏仙翠茗”、“龙泉春”、“龙山雪芽”被评为地区级新名茶。

第五届中国信阳茶叶节,商城茶展被评为综合一等奖,名优茶质量评比,信阳毛尖奖1个,三等奖2个;炒青茶三等奖1个;烘青茶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认定地区级新名茶1个。

第六届中国信阳茶叶节,商城被评为“名优茶生产先进县,组织领导工作先进县,参展工作特等奖”。获得一级信阳毛尖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炒青茶一等奖1个;烘青茶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复评名茶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认定新名茶2个。

第七届中国信阳茶叶节,商城茶叶有12个品牌获奖,被评为全市名优茶生产先进县。[1]

参考资料

[1]  商城茶叶.商城县人民政府公众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