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内容的动力,起源于看了一个公众号“逆熵增者”,被他的经历打动,更被他的行动打动。
坦白的说,他所做的习惯,我也有在行动,可为何他会有结果,而我的结果却还没出现呢?肯定是有原因的。
看了他的公众号,我意识到问题在哪里,不折不扣的执行,从他公众号所写的内容就能看出来,而我则是行动,然后不断质疑自己,对于结果耐心不够,
有件事是确定的,他可以,我也一定可以,为此决定向他学习靠近,他的成长路径值得学习,为此就有了这篇11月的月复盘,回归脚踏实地,接下来每周都会用这个模版进行周复盘。
逆熵增者讲,把自己比作一个公司,自己就是CEO,把自己变成公司去经营,而每周的复盘,就相当于召开股东大会,那股东如下:
①习惯养成
②输入方面
③输出方面
④自媒体IP
⑤关键事件
⑥下周计划
接下来我会固定每周进行复盘,每周日2h,听股东们向我汇报本周工作总结和下周计划。
自我觉察:
如上图所示,我自己发现我在11月份的目标不够清晰,没有规划,都是为了做而做,所以进步缓慢,同时不能产出结果的原因,另外点就是,没有持续扎实的每天复盘,所以数据也没有统计,也就是行动不能进行量化,这要在接下来每天进行优化。
一、习惯养成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
真正富有的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养成了多少富有的习惯,这正是跷跷板的两边,如何选择取决于自己。
所以,我为自己养成以下习惯:
①早起打卡:23天(累积236天)
②日更写作:29天(累积416天)
③复盘反思:16天(累积407天)
以上是有数据统计的习惯,其它未统计,接下来要用心践行的习惯有:
①时间记录
②运动健身(1h以上)
③投资理财
④人生早起计划(源于早起的奇迹,5点起床完成6件事,冥想、自我激励、内心演练、锻炼、阅读、书写)
二、学习输入:
分享读的第一本书:
这是11月让我收获最大的一本书,读的过程中,有种错觉是读者为我而写的书,为此我从之前6点起床,调整到每天5点,目前也有10多天了。
对于想早起但又觉得很难得小伙伴,推荐可以看看这本书,
讲述作者通过早起改命命运的经历,20岁时,因为车祸,导致陷入临床死亡6分钟,大脑受到结构性损伤,甚至是会瘫痪,然后通过早起实现人生成功,
对于早起困难户,作者有5点建议:
①睡前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②把手机放在离床2米远(甚至可以把手机调到飞行模式,效果非常好)
③早上起来马上进行洗漱
④早上起来马上喝杯热水
⑤早上起来安排锻炼
关于追求财富,是永恒的话题,这也困扰很多人,
正如书名,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穷人和富人区别在哪里?
答案是:思考方式
我们从小受三种因素影响,听到的语言、行为的模仿、特殊事件,形成我们的财富蓝图,就像空调的调温器,温度已经设定好,炎热的夏天,如果温度设定是28度,如何可能降温,
想法决定感受,感受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所以第一步要调解我们设定好的程序,即财富蓝图。
然后在生活中区践行17个富人的财富档案,这样就会变得富有。
和这书结缘,是源于听了樊登的讲书,觉得不过瘾,就重新看了一遍,
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作者的背景,她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家人都被迫害,又是一名心理医生,然后讲述自己是如何和过去经历和解的,
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是她在90多岁高龄,在死亡边缘挣扎时,本可以求死,但她依然选择生,她说,是希望,让她找到继续活着的意义,
其实12座大山,就是12座牢笼,是自己心灵给自己所搭建,用来困住自己的,而打破牢笼都来自于自身,而不是外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就如作者。
三、输出方面
①简书日更29篇
②BNI商务早会2次
自我觉察:
输出的减少,是大脑运转缓慢的原因,特别是高频的输入,没有形成闭环,也就是没有落地,这块接下里要进行优化,增加输出的力度。
四、自媒体IP
简书和公众号去年就开通了,但一直都是为了完成而完成,没有想过做个对别人有用的简书或公众号,也是接下来的目标,用数据来反馈我的进步情况。
这是我保留这个部分的原因,必须下狠功夫。
五、关键事件
1、与人为师,请教了朝子姐关于方向的问题,也给了我反馈,收获最大的就是要聆听内心的声音,其实早就提醒我了,我只是用理性压制而已,要追随内心声音。
2、参加了佛山团建,相当于照了2天的镜子,外部是由内在的投射,我看到了自己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现在的模式,结果早已经拿到了,思维决定命运。
分享一个有意思的观点;
如何让你心想事成?去想负面的事情
六、下周计划:
1、早起计划7天
2、阅读14h
3、运动健身3次
4、时间记录7天
5、每日睡前复盘7天
6、工作方面;目前是研究抖音带货,在学习短视频,不少于7条更新
以上的模版不是固定的,会先践行一段时间,视情况而定,进行调整优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复盘才能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