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橘颂曰: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吾极喜其言,若人胸中少此意气,安身立命则难成气候。屈大夫之事,余且不论,止吾居于大夫叙志沉江处相邻,喜橘之处也。浮生廿余年,结橘之缘匪浅,诸多感慨于心。
既诞,十余株橘植于庭,凡高不过五尺,今已一丈有余亦渐凋零。若论橘,吾桑梓林间,并非常见,惟后山黄氏植有数丛,稍异于吾家,其无论柑橘抑或金橘皆好规模。而论橘之味,却是多有不及。因祖父多年晨肥此橘,待摘后,必又保暖分芽,而据祖父言之,橘为嫁接良种,吾虽不晓,但见橘重达斤半且味尤甘,故以吾橘为最。
待橘九月,黄红相簇,煞是喜人。余收稻田间疲乏之余尝望于橘,乃说与母摘橘以尝。时祖母于家,见余至,微颔首,遂呼余小憩。余甚欣喜,既可稍憩,又得尝祖母清粥充饥。是故尝橘之时多念祖母。祖母好做蒸橘,余素不喜,橘皮之气味酸涩。祖母却是不解,而今想来,此酸涩橘皮似老人历经之沧桑岁月。橘性暖,余常多食,故常金火相克。即时,祖母便刮末于膳房之壁,和水连服,身体即好如初。
年来岁往,橘挂果累累。待成熟之时,多人帮忙采摘。祖父喜用剪刀,余则手纠其枝叶分离,而橘亦随之皮肉开合。祖父多次教导缺橘易损,余甚少理会。暖橘难越寒冬,待父归,便奉送四邻。每逢舅爷至,携其书本。尤记民国石监《诗经》与清雕版通鉴历史。此时余性贪顽,止品位杨呼二家将。少年轻狂,曾胡诌橘辞一首:昨日黄花橘未开,今朝橘香过墙来。分的天下九重瓣,瓣瓣太平尽吉祥。舅爷亦未置评。今舅爷草木已拱,实有负其栽培之深意。
庚寅初一食故橘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