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初中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孔孟论学”,其中放在第一则的就是孔子的那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时老师给我们的解读是: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每个阶段都要学习。再加上这一课本来就是论“学”,所以自然而然就与学习密切相关。
如今再看这句话,其实可以抛开学习一词来看待,即是人生每个阶段——从十几岁到七十多岁,人都是一个不同的状态。少年时气血方刚、锋芒毕露,年老后从容稳重,生活安逸。这些阶段都是自然形成的,人无法改变的。面对人生中的一个个阶段,基本可以分为两步走:
1.认清每个阶段该干什么事儿,不能颠倒顺序,错乱人生。
错乱了每个阶段的事儿,既违反自然规律,又让人没有什么作为。十多岁时,正是一个人一生中记忆力最佳的时候,所以我们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习。我们不能把学习放到其他阶段去进行。如果你七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学,首先脑子根本就记不住,记忆力已经衰退了;其次哪怕你学出来了,成为了只是渊博的人,这一肚子的知识往哪放?都已经是风烛残年的人了,这满腹经纶怕是还没有开始施展,就已经提前落幕了。
想想,一所小学下午放学时,小学生们从学校里哗一下全都飞奔出来,一个个在街上追逐打闹,你的反应是:正常,孩子嘛。你若是随意逮住一个问问,都会告诉你最近什么动画片很好看、游戏很好玩。这时一个小学生从学校里出来,双手背在身后,若有所思地走出来。你会感到奇怪,便上去问其缘故,他回答说:“我在想以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工资一个月多少,未来如何发展。”你会想:你个小屁孩,你考虑这么多干什么。
再想想,一所知名大学下午放学后,你看到一个个都是淡定从容地走出来,心里若有所思。不用说,要么是最近压力大,要么是考虑自己的未来生活。这时候要是一个大学生从学校里哗一下飞奔出来,你会觉得:这人有病吧,是不是不正常。这就是阶段不同了,该做的事,该想的事儿都改变了。
法国的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如果你连自己所处的阶段该干什么都不知道,那是你只能是一根普通的苇草,不会有多大作为。
2.完成每个阶段该做的事儿
如果光是认清了,但是不落实到行为上去,也完成不了人生的意义。今年成人高考的时候,我们学校也作为考场。据我校的监考老师说她在监考时留意了一下每位考生的出生年份,发现最老的那位是1970年出生的,最小的是1996年出生的。
这是便可以发现那位70年出生之人的可悲,都已经快五十岁的人了,还奔波在考场上。其他快五十岁的人都已经开始验收自己年轻时学习的成果了,当年付出的努力都开始有回报了,而他却还停留在学习阶段,还在付出阶段。若是当年他勤奋努力了,何至于现在还要参加成人高考呢?这就是没有完成每个阶段该做的事儿。
但是虽然错过了阶段,之后能够补上,也总比至死都执迷不悟来得好。在西汉文学家刘向的《说苑》里有个故事,说晋平公已经到了老年阶段,方觉读书的重要性,于是问师旷:“我这么老了,再想学习来得及吗?”师旷说了句非常有名的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意思简单明了:少年时好学,就像初升的太阳;青壮年时好学,像到一天中午时分的阳光;老年时好学,就像拿着蜡烛在夜里行走。蜡烛的光芒,总比没有强吧。
所以那近五十岁参加成人高考的人,起码他还知道自己错了,开始迎头赶上,虽然可能赶不上了,但是也有了奋斗的经历。只怕有的人到了这个年龄依然颓唐下去,荒废终生。
清朝的彭端淑在《为学》中说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也印证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说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第一位因素,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关键的还是要看自己是否真的想要活出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