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月•微型小说主题创作人物篇第十三期:逆光 老艺人
妈要去市里看病,叔叔说他认识医生,拍着胸脯说:“来,我带嫂子看病去。”
叔没说大话,他大小算个名人,整个横河镇的人都认识我叔郭杰 。以前在镇上他总是光溜溜的大背头,花色西装配单亮色裤子,亮闪闪地招摇过市。他像模特像明星走红地毯一样和过往的人频频摆手打招呼,因为过往的人忍不住多看他几眼,他的手便放不下来。
其实,他只是个裁缝。
我爷爷也是个裁缝,凭手艺养活了一大家子。郭杰说:“你爷爷只会做长袍大褂。我会做时装。”奶奶不懂什么是时装,他说就是城里人喜欢穿什么,他就会做什么 。
爷爷死得早,郭杰的手艺不是跟爷爷学的,是他自己听人家说临县某师父厉害,他跑去师父家住了两年。头三个月就挑水种地打扫,然后挑着缝纫机跟着背着手的师父一路小跑去上主家做衣服。他告诉我们说,那时候错一点,尺子就上了头,和师父一起吃饭,头都不敢抬,低头吃白饭。晚上回去还要踩机子做活计,师傅家活计堆成山,他两年没有回家。
出了师门,师父给了点钱,自己去了县里缝纫班报名学了几个月设计。
回来后就疯魔了,我妈说。
郭杰回来后,不愿意挑机子上门做生意,他说那两年他挑够了,其实也没人找他。最初在大队部旁租了个店 ,把机子和各色线圈摆放在门口,搁块大门板做裁剪熨烫的台子,上面摆着大尺子长软尺大剪刀小剪刀、一个烧炭的熨斗,在门板上用粉笔写上郭裁缝就开张了。
以前许多人家都找固定的裁缝师傅上门做衣服,镇上也有裁缝铺子,里面都挂着许多做好的成品衣服,还有各色的花布。郭杰店里就个大人和机子坐那里,路过的人伸头看看笑笑,郭杰没生意。
农忙了他关上店回家帮忙,卖了稻子,郭杰拿钱去了趟城里。
过了几天,郭杰的店门开了,一个画着时装美女的招牌在门前站着,郭杰像城里商场的假人一样扭着胯支楞着胳膊站在招牌旁,黑色尖头皮鞋,白底大花的薄西装,两边肩膀高耸,领子开到肚脐眼,下边是淡黄色喇叭裤,戴着墨镜烫着鸡窝头。
村里人嬉笑着说郭杰疯了,奶奶跛着小脚抡着拐杖气喘吁吁地去了,裁缝店前里三层外三层,她挤不进去,被我爸背回了家。奶奶递给我爸一把剪刀,逼我爸去剪郭杰的头发和衣服,说给我爷爷丢人了。
叔叔没有回家,裁缝店正式开张了,郭杰穿着奇装异服在那里做衣服,然后把店开进了镇里。有人从镇里回来跟奶奶说叔叔的头发更长更卷,衣服更花了,人漂亮,做的衣服也抢手,过年做衣服都排不上队。奶奶只哼哼,眼不见心不烦,不再生气了。
叔叔娶了婶子,婶子衣服都是叔叔做的,合体漂亮,像城里人穿的。但是婶子不喜欢大红大绿和大花图案,和叔叔一起回家,两个人都穿着小花衣服,像电视里走出来的一样。
后来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很少人像叔叔那样去学艺了,卖服装的店铺从街头到街尾都是,叔叔的生意差,奶奶又病了,叔叔便常常回家住。在家就看看书,叔叔也穿得花里胡哨的,村里人说他不像个正经人。
碰见村里老了人,主事的见郭杰在家,就派他做老衣和孝服。叔叔看了奶奶一眼,奶奶说,这事不能说不。得去。
叔叔就脱了花衣,穿上我爸的旧衣服去了。叔叔不知道的是,裁缝做了老衣还得给人穿上帮着入殓。村里人看着郭杰,只见他剪子咔咔响着,缝纫机哒哒地孝服就出炉了,有长辈指点着,叔给人家穿了老衣上了丝棉。忙了一天一夜,叔叔惨白着脸回来,吐了个天昏地暗。奶奶说,现在,你算个真正的裁缝师傅了。
村里没裁缝师傅在家,这事就落在叔叔身上了,有事,一打电话就要十万火急地赶回来。赶回来的郭杰是个正经人,穿着深色衣服,沉着脸,该干啥干啥。
镇上生意更差了,孩子都在外读书,叔和婶子想借钱去市里开店。爸妈让他们回来,说都老了别折腾了。叔叔弹了一下自己的花衣服说,哪里就老了?正花样年华。
借了钱租了门面,穿着笔挺的花衣坐在自己的店铺里,除了做衣服,叔叔还学会了修改缝补高档服装。接到一件这样的活儿,叔叔连夜研究,看人家衣服为什么不起皱不缩水,裁剪技术缝制技巧,小心拆线修改缝合。慢慢也会做很考究的高档衣服。
叔叔认识了许多穿品牌服装的人,他的花衣服也被认为很有品位。有事叫回来,穿着花衣的叔叔拎着箱子赶回来,换了衣服就是郭杰出现在村里。
我和妈去市里找到叔叔,叔叔淡色花西装,袖口和肩膀拼色,橙色裤子,婶子一身旗袍,淡雅富贵,不像裁缝铺的老板老板娘。
我妈看着他的花衣服想捂嘴笑,结果是一连串的咳嗽。妈说麻烦你了,叔说当初学裁缝拿的是哥的钱。叔带着我们去看医生,医生对我妈说:“你老真有福气啊,儿子这么孝顺又有本事,是个有功夫的大师傅。”
郭杰摸摸脸上的褶子,捂嘴笑得呛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