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不知你这一年的愿望都实现了吗?嗯,别吭声,我想我能从观众大大要么扬起,要么瘪起的嘴角里看到答案。
有一位举手了:铱月,你错了,我是为我明年的愿望扬起嘴角,今年没实现,明年继续努力咯!
另一位也举手:铱月,你确实错了,我是不管愿望有没实现,都开开心心的,知足常乐啊!
还有一位的手举得更高:我就不想再火上浇油说你错了,因为我是富人,懒得理你们这些贫穷的人。对了,我是“知足者富也”那种富人!
这时候,刚刚穿越过来的白乐天出现了。他隔着脸扶了扶刚刚戴上还不太适应的假牙:我是“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心宽体长舒”的作者,难道你们都想站我?
有一个白粉已经快速飞到了白乐天跟前:是呀是呀,正因为学你,我总是和不如我的同学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错,心里一乐呵,做事更带劲,所以我今年的愿望超额实现,住进了100平米的房子,原本我只是想拥有个80平米的而已,我觉得这多余的20平,简真就是老天赠予我的啊。所以,超级粉你啊!
白乐天一听,又扶了扶刚戴上的老花眼镜,惊:咦,我的比比诗你们也读得这么透,而且赐予了你们力量吗?可我很多时候,都在被贬被贬啊,一会被贬刺史,一会被贬司马!
白粉也学着他扶了扶眼镜,清了清嗓子,用动听悦耳的声音回答说:
你不被贬时写讽喻诗兼济天下,忧国忧民;被贬后写闲适诗独善其身,乐天知命。那种超脱、平静、乐观豁达,满了行人耳又征服了他们的心!连隔壁邻居的老大,日本醍醐天皇都由衷表心迹:平生所爱,白氏文集七十卷是也。那个日本的祖宗级神作《源氏物语》里,更有106处引用了你的《白氏文集》。
所以,虽然你表面上是在被贬摘,但却因此拓宽了诗风,收获了更多的粉丝。你去世后,连当时的皇帝,唐宣宗李忱都说思念你啊:造化无为字乐天,一度思卿一怆然。能去世后得到皇帝作诗悼念的,上下两千年就你了吧,您是货真价实的成功人士啊!
白乐天有些腼腆的笑:你们知道这么多啊?
另一个白粉站了出来说:当然啊!您在《白香山集》里说: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自夸了您是乐天知命又达观的人。您在唐代诗人里以75岁的高寿超第二名71岁的刘禹锡,不能不说和此心态相关。您也是唐朝传世诗作最多的诗人,传世诗赋3000多首,远超第二名杜甫的2000首。
白乐天更腼腆了,拿出手边的琴抚了抚,开始提问:这样说来,我在当时和后世人的眼中,是个高寿又成功的人士,你们觉得这两者间有什么关联吗?
铱月仰起粉红的小脸,抢先说:您就算被贬,也是做的刺史、司马类的大官,在平常人眼里,就是个成功人士,但从您个人的角度来看,一生被贬多次,那种落差,如果不会调适心境,也是会气郁加身的。但你却总是乐呵呵,不但以种花弹琴来自愉,更注重保养自己的身体,饮食粗淡啦、练气功啦,做到这一切,都是您乐天达观,随顺自然的性格造就。而您的高寿和成功,是这个性格开出的两朵花,互相映衬,在历史的清风里徐徐盛放啊!
白乐天缕了缕下颌还没来得及刮的花白胡子,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嗯呢,继续说。
好吧,以上故事纯为铱月虚构,但故事主料——与白乐天有关的事却是真的,下面就来说说性格决定了命运的白乐天,他知足常乐的养心经验如何决定了寿命与成功。
1、澹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
白居易在《夏日独直,寄萧侍御》中写道:“夏日独上直,日长何所为。澹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后两句是白居易的重要养心哲学。
诗人熟读深研老子《道德经》,遵循其精髓,潜心体道。“虚静”是道家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老子和庄子都论述过“虚静”。这是道家提倡的一种非常高级的精神状态。道家把精神的“虚静”看作获得“道”的必要前提。
也就是说,只有将你的内心放空,没有杂念,面对复杂纷纭的万物,你才能看到它们总的归宿。你的内心达不到“虚”,你就进入不了大“道”。
这样说好像有点云里雾里,甚至有人说,我要进入那个大“道”干什么。那我们就往日常工作上说,这个“虚静”,除了排除功利、排除感情活动外,还有精神专一、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的意思。
也就是说,你专心致志做你该做的事,其实就是在通往成功那个“道”。这句话也是和老庄哲学的“清静无为”联系起来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排除杂念,不做无效的工作。
前面写了,唐宣宗李忱不是在白乐天的悼词中评价了他“造化无为”吗?无为的白乐天,就算在贬摘期间,他也不是无所作为,政绩是有目共睹的。比如他在任杭州刺史期间,见西湖旧堤倒塌,往往造成农田干旱,因此修建了一道从西湖断桥到孤山的长堤,在堤的两岸栽种杨柳,既修水利又美化西湖。后人称这条长堤为白堤。在苏州刺史任内,白居易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长七里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
白居易以上为人乐道的政绩,说明当你虚静放下自己,努力做事的时候,这世界会有更多的力量来支持你。你的气场无形中就形成了一股凝聚力,大家都向你靠拢,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这就是获得“道”的法则啊。
二、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
白居易在他的诗作《闲居》中写道: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活学活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知足者富也”这句话。
此话意思是:如果我们知道满足,就会进入一种心灵富裕、心灵富有的状态。如果我们的欲望和现实相比,欲望低,现实要比欲望要高出来,高出来这一块就是富裕的,就是你心灵的富裕、你的幸福。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房子问题。如果你想要一个80平米的房子,但最终你经过努力,获得了100平米的,这多出来的20平,就是你富裕出来的,你觉得很满足。而如果你一开始就想要的是别墅,最后住进了100平的房子,那么你依然不会感到幸福。同是住100平的房子,因为欲望高低,幸福感却相差大了。
白乐天就是悟透了这一点,所以还在任翰林学士时,就在《松斋自题》中写过 “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的句子,后来更在他的多首比比诗中,表现了向下比而不是向上比,从而获得满足的心态。
白居易四十二岁时,曾由朝廷大员,一度赋闲,退居渭上。此时正值壮年,英姿勃发,壮志凌云,但却无事可做。一般人受此打击,往往郁郁寡欢,甚至疾病丛生。但白居易却乐在心中。他找来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诗集,反复吟诵,并仿其体,作诗十六首以自娱。在第九首中写道:
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簟。
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
衣食幸相属,胡为不自安?
况此清渭曲,居处安且闲。
……
稚侄初学步,牵衣戏我前。
即此自可乐,庶几颜与原!
此诗透露了他身处逆境而能自乐的一个秘密:与先贤比较。颜回和原宪是孔子的弟子,是著名的安贫乐道者。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原宪隐居于卫国,住在贫民窟中,穿着敝陋的衣服会见来访的时为卫相的老同学子贡,而不以为耻。与他们一比,白乐天自觉境况好得多,没有理由不乐。
白居易在晚年还写过一首《狂言示诸侄》,把自己与一般人进行对比,所以越比越乐:
……
人老多疾病,我今幸无疾。
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
心安不转移,身泰无牵率。
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
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
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
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
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
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
此诗中,前半段白居易认为自己在识字、作文、得官、无疾、(子女)婚嫁、心安、神逸等方面均优于一般人,后半段认为自己所要无多,“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等。所以他很满足。但他又着重提到,像他这样的物质生活水平,“人中十有七”,而像他这样的“知足心”,“人中百无一”。所以他自谦为“狂言”,只对子侄小辈们说说。
生活的苦累实多,诱惑也太多,所以要学白居易有“知足心”,如果一味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那就进入了人比人,气死人的死胡同,不仅伤心,更是伤身!
这也是白居易从多次发病中体会到的,所以他在《病气》中写道:“自知气发每因情,情在何由气得平。若问病根深与浅,此身应与病齐生。”寻到了疾病的根源是生气,他就对症下药,心平气和,知足常乐,难怪他能在老年的多病身里,还能够活到高寿,心境决定寿命啊。
而且向下比,还能看到自己的更多优点,从而更好地激发工作积极性。要知道,人一旦被不良情绪困扰,积极性也易受到抑制,想当职场上那颗闪闪红星自然不容易了。所以,还是性格决定命运啊!
三、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
说到这个话题,先来读一遍我们的启蒙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蕴含了生命与天地时空共兴衰的现象。白居易写作这首诗时年仅16岁,但从诗句看来,他却已具有了辨证唯物史观,通晓生命哲理及自然规律。难怪当时的诗人老前辈看了这首诗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嗯,我瞎说的,要这小子来居,就易了!”
这种通晓生命哲理与自然规律的观点还体现在他后来的诗作里。他在《逸老》一诗中写道:
“白日下駸駸,青天高浩浩。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顺之多吉寿,违之或凶夭。”
“适时”是认为人应该自觉适应自然规律,下句诗人将庄子所说的“逸我以老”运用了进来,认为少壮的时候就是要劳动要努力,到老了才能舒适安逸地生活。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要承认生命衰老的客观必然性,注重养生才能延年益寿。后面的“顺之多吉寿,违之或凶夭”句,更说明诗人白居易一生听老天的话,遵循老庄哲学及自然规律、乐天知命、修身养性。
由此,突然想到为什么很多人说少年时要好好学习,以后应对工作才会轻松,以及不会太苦的话。
这句话何尝不是“劳我以少壮”的翻版呢?在该念书的年龄好好念书,到老了时才不会那么辛苦,而是“逸”,安逸。所以说“顺之多吉寿,违之或凶夭”,本末倒置会打乱人生的顺序,容易让人生过得辛苦。
虽说白居易这话很有道理,但谁的人生能完全在哪个年龄做哪个事呢?谁能轻易地心想事成呢?比如成人了才开始努力学习,没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所以,如果尽了自己的努力,依然觉得人生不圆满,那就还是要抬出白居易的知足哲学。
比如我对我自己就有不满,但有一次回老家,邻居大婶竟然对我讲,我是我们周围那一年出生的人里,混得最好的。咦,我有些吃惊,有吗?原本,我还觉得他们过得不错呢!
无论她是真心,亦或随口说来让我高兴的话,我知道,我的身上肯定有着让别人觉得不错的一面,所以,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还不该知足吗?我想你如果也对自己有不满,说不定别人也正在背后羡慕你的某些方面呢?
所以,还是要说回白居易对知足的践行。一般官吏往往难过“致仕(退休)”关,很不适应无权、年老、少俸禄甚至无俸禄的生活。而白居易五十八岁时因 “腰痛拜迎人客倦,眼昏勾押簿书难”后主动退了休,但他绝不让病痛所困,消极悲观厌世,而是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探求心理恬静和安乐康复之道。
弹琴、坐禅,养心,“逸我以老”,在简朴的生活中快乐地度过十七年,甚至还在73岁时自己出钱,疏通被堵的河道,于75岁时知足而逝,留下了无数为人乐道的诗篇,享有当时平均寿命的约两倍,其关键就是“知足心乐”。
我们不能改变命运,但却能改变心境。
同样面对命运的时候,有些人会被打败,但有些人却乐天知命,坦然对待,慢慢的生活、情感、财运方方面面都顺利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你改变了心境,以知足承载纷繁世事,每日里该干嘛干嘛,应对外境变化的时候,外境终会被你转动。
所以,当你乐天知命的时候,命运就被掌握在了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