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连接各种东西,连着连着就过完了此生。

第一次对底层思维的探索。

题外话

最近闲暇时间在阅读《好好学习》这本书,作为当今知识付费浪潮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容易引发人的深思,本文就是在阅读此书时引发的思考。

《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这本书阐述了关于学习知识的两种方法,第一个是与旧知识旧模型连接,第二种是学以致用。因为我最近大量涉及学习方法类的研究,也在不断提取归纳,所以当我看到“连接”二字的时候,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值得让我好好思考的词汇。第一种方法就不用说了,连接二字是必然的核心,对于第二种方法,我认为连接是其隐藏的核心。

学以致用这个词,就是将我们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连接起来,也就是所谓的知识输出。只有当我们学以致用后,学习的价值才能发挥出来。当代人往往感叹,我买菜时加减乘除就够用了,为什么花那么大的精力到大学里学习微积分?这句话说明了两点:第一点是我们没有把微积分与实际生活连接起来,因此觉得它没用;第二点是我们将算术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觉得它很有用。所以如果我们不将新知识与我们目前所拥有的知识体系或者生活连接起来,其实新知识并没有什么用。

此外,连接并不只是用于新知识的掌握,在各类学习方法技巧中,它也是核心中的核心。

《思维导图》

作为最著名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处处离不开连接。

思维导图的本质在于连接关键词,由一个关键词发散成多个关键词,层层展开,除了中心关键词外,每一个关键词都是由之前的关键词引出,两者之间形成连接。而正是这个连接,让思维导图脱离传统线性笔记本,成为风靡全球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的灵感来自于大脑神经元的联络,《思维导图》中说:

人脑并非像电脑一样进行线性或序列思考,它的思维是多面的、发散性的。当你制作好了一张思维导图之后,主干会延伸出去形成次级的枝干,鼓励为新加上去的枝干发展更多的内容——就像你的大脑一样。

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的大脑其实就是在不断连接各个神经元,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其实就是数万亿个神经元的连接作用。所以对于记忆,目前所有的记忆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一条——连接事物。

《超级记忆》

目前流行的记忆术主要为以下几种:

  • 联想法
  • 数字法
  • 定桩法
  • 谐音法
  • 夸张法
  • 图像法
  • 挂钩法

深究每一种方法,都是连接的不同运用而已。联想法是将目标与熟悉事物连接,数字法是目标与数字连接,定桩法是目标与位置连接,谐音法类似联想法,夸张法和图像法稍稍有点不同,利用了人类对另类事物和图像记忆出众的特点,将目标与这两点挂钩。挂钩法类似于定桩法。目前广为流传的记忆术都是连接法的变种,其本质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其他

当我们在社会活动时,与人的连接;当我们探知真理时,与物的连接;我们睡觉时与梦的连接。我们连接历史,明是非,连接未来,知兴亡,我们在连接中探索人生的意义,我们将连接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构造一幅幅精彩的人生画卷。因此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始终存在某些人的记忆中,生命的意义也因此传递下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看过「连接组:造就独一无二的你」后,我想写一些东西。由于我不是神经学专业人士,我所有关于大脑的知识均来自于这本科...
    熊珺睿阅读 7,534评论 0 3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008评论 25 709
  • 前言 关于C10K的问题就不多说了,应该是一个说烂的话题。网上也有很多C1000k,甚至C10M(也就是1kw并发...
    游泳的石头阅读 13,798评论 3 46
  • 原本该是四个人的外出秋游(其实该是冬游),最后变成了我一个人的放逐。 大概是带着赌气的情绪出来的。原本计划舍...
    三念阅读 1,677评论 2 2
  • 立秋后看似天气凉一些,事实上,还处于三伏天的末伏阶段,早晚较凉,中午仍然暑气逼人,这就是“秋老虎”在肆虐。此时,暑...
    北京小悠阅读 2,2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