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碎碎念了。在大学毕业前,我一直是个敏感且多愁善感的孩子。所以那些象牙塔里的日子,写写画画陪伴我走过了漫长而又短暂的青春时光。我很喜欢坐在安静的教室或图书馆里,俯在洒满细密阳光的窗边案几上,如信徒对待仪式一般,细致地铺开一张白纸,用我那不甚隽秀的字体一笔一画写下我的心情抑或是从来都不够坦率的感情。虽说这些文字大多是些伤春悲秋的无病呻吟,但通过记录让我确信我还一直揣着那颗鲜活而自省的心。
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如当下这般麻木迟钝了。在经历了生活带给我的腥风血雨后,潮水般的思绪、汹涌的情愫再次光顾我的生活,可我一时之间竟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叙说我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念。后知后觉,我发现原来时间带走的远比我想象得要多得多。
所以,趁我陷入下一波稳定后的麻木不仁之前,我想试着写点什么。思来想去,就写写那些在我生命中不管如何褪色都不会遗忘的人吧。他们之中,有人陪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人与我一起经历了青春期的动荡与疯狂,有人看着我邂逅再路过爱情,更有人将我变成了当下的这个我……所有的故事里,有欢笑,有泪水,有美好,有悔恨,有怀恋,有伤害……现如今虽说很多故事仍旧未完待续,但我有时会突然觉得这些不完美或许才是长久意义上的完美。
人不就是这样,在遇到麻烦、解决麻烦,选择并消化结果的过程中,非自愿地走向所谓的成熟。打破一个阶段的局限后,才能深刻认识到过往种种什么才是真正无法挽回的遗憾,然后顾不上感慨更多,便堕入下一轮的局限之中,如此反复,就这样过五关斩六将一般走完这一生。所以,我越来越确信与我的主观能动性毫无干系,未来也将有各式各样的遗憾接踵而至,但我已经越来越没有了恐惧,也越来越没有了期待。生活是会不断袭击我的软肋,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我的软肋,让我暂时或是长久地刀枪不入、麻木不仁。因此,我学会了谅解所有伤害,并且总能幸运地找到恰当的理由去原谅。
我常常会怀疑:如此这般,在意的越来越少,理解的越来越多,这会不会才是真正地放弃自我的开始。因此,我一遍遍想起我的过去,我想,那些逝去的每一个故事中,那些故事主人公的眼中,会不会都存在着一个被自己遗忘的曾经的我。所以,我准备追溯我这还不算多长的人生之河,回去找找那个她,也搜集一波遗失的美好,来对抗这个略显枯燥、温暖不足的成人世界。
只愿,今后的我能珍藏更多曾经的美好,也能在未来邂逅并创造更多崭新的美好。如此这般,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