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国家统布最新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进入负增长区间。
中国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阶段,这将是不可扭转的趋势。
人口红利将不复存在,一时“声音”四起。
作为还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的我,不由得羡慕起已退休在家的“养老人”。毕竟年轻人交纳的养老保险金,并不是一个不动的保险账户,乖乖等你老了,取而用之,而是提前预支保障了现在老人的养老。
当一个社会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群体越发庞大时,养老自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突出问题。延迟退休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延时退休叫嚷了很多年了,终是要落地的。
“老人”尽其所能养自己的老,可能还得允许子女“啃”老。如果子女还不得不啃老,那子女的意义又何在?国家虽然针对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出台了相关政策。终还是后劲不足,虽已全面放开三胎。最近出台的“非婚生子合法化”又是一剂强行针。这个政策,可以看作文明进步的产物。对女性是一种解放。女性可以不必非要成为某个男性的妻子,而完成成为一个母亲的意愿。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男性是喜欢广播种子的。这会不会催生出“捐精”业?不由得想起,米兰 昆德拉的《告别圆舞曲》中的斯克雷托大夫,他治疗不孕症的绝招,就是把自己的精液注射到那些女人的子宫里。让他的大鼻子在世界各地游走。但生娃终还是个个人层面的意愿问题。之前看到一些媒体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生,多生。不免有种现实荒诞感。大疫三年,年轻人对未来信心不足,生娃成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理之中。不要说生娃,连恋爱结婚的意愿都不强了。
而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另一个主因——城市化。不可否认,农村在消失。七零后是最后一代有乡愁的群体,乡愁将如烟飘入了历史长河中。“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随着城市化进程而被巅覆。十几年前遇见一老太太,她愤愤言:早知道老了老了,会有养老金,我干啥要结婚生子,做一辈子老妈子?现在想来,正是当下年轻男女“不婚不育”主义的结果。城市化把人们从赖以生存了几千年的土地上解放出来,不再人多力量大,不必分工合作,风险共担。农耕文明繁衍后代是人们为自己老年生活的长期储备,老了不至孤苦无依。
现如今这个功能也没有了,有养老金了。养老金比子女更可靠。另外一个原因——个人主义的兴起。自我评价不再依附外界,个人主义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集体主义。“结婚生子”这种观念不再束缚年轻人,而成为一种自由意识的选择。加上上一代人在集体主义意识下的自我牺牲,并没有换来自己想要的结果,而对子女的婚姻生育有了更多的宽容。个人主义也带来了更多的理性思考,年轻人对现实周遭有了更多清醒的认知。
对现实生活中的生育、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都倍感压力。生育成为一种风险而变得更加谨慎。有网友说:如果一个孩子生下来只是继承你的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有网友说:我甚至连婚都不想结,自己过得一塌糊涂,凭啥让别人跟着我受罪,一个人过也是行善积德。
不由得联想当下的宠物业,是不是更要蓬勃发展起来了?更有网友说:干活嫌人少,吃饭嫌人多;1000万毕业生嫌多,800万的新生儿又嫌少;35岁工作太老,60岁退休太早。充满了现实的矛盾,这或许就是社会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转型有困境也孕育新希望。必然如此,趋势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