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定位
有否想过,原来坚持自我,也是一种定位?但大前提是我们必须清楚究竟什么是自我?然后才谈得上坚持,之后才能确立那个定位。
当人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便需要寻找参照物,于是很容易跟随别人的影子前行,然后朝着并非自己认定的方向,去往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最后堕入迷宫,甚至再也找不回自己。
走别人的路,最终也只会成为别人的影子。凭着模糊的身份,定位从何谈起?
人生是个大观园,里面虽然什么都有,而且要多美好有多美好,但同时也要多混乱有多混乱;因此进去之前,便需要做好计划,进去之后,也要随机应变,才能有所收获。所谓计划,不外乎就是锁定目标,和制定路线,但我们再一次强调,计划的大前提是我们必须先清楚认识自己。
个人强烈觉得,”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所谓人生终极三问,真有需要确立为人生必修课,而且还应该在求学时期,就开始让青少年全面认知和熟习。也许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和之后,少走许多冤枉路。
当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之后,就算需要寻找参照物,也会因应自己的真实需要,找到合适的参考对象;当我们清楚自己的实力与规限,便可以量力而为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也可以尽力而为地突破自己的极限;当我们懂得原来自己拥有特定的职责和使命,便可以专心一志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时我们为人生进行定位,才不致跑偏或出错,应该还更有意义。
虽然说人人生而平等,但事实上人人生来也不平等,这两个观念其实并不抵触,反而可以互补共存,因为它们各自拥有自己适用的领域,可以分开处理;这才是我们需要接受的现实。毕竟过度主观的理想主义,很容易沦为空想。
认清自己但不固步自封,才是确立自我的真正要义,所以成长是一门艺术,我们在按照既定计划迈步前行的同时,必须时刻关注客观现实的变化,以便随机应变,一来防止自己大意误判危机,二来还可以看准时机,积极突破自己。这样的定位,最应该确立;这种自我,也最值得坚持。
丁未参考意象:
【六十甲子生活形态】专辑虽然谈论当代中国生活形态,但并不会只着眼于倾向中式传统的生活习惯,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尽量包含21世纪新中国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中必然会涉及许多时下流行元素,例如快餐式节奏、碎片化学习、数字化服务等等生活时尚潮流,由于运用当天干支组合作为论述基础,因此也会加入主客观理解意见,甚至透过联想和引申,从而印证某些趋势的发生。
生活形态当必包含好坏对错,关键在于大家可以因应所需,各自作出自由选择。我的分享我负责,你的生活你做主,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可以互为包容,互相鼓励,谢谢大家!
附注:
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参阅其他六十甲子应用连载,也可以浏览下列文章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