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时候,我那会儿还是个“愣头青”。喜欢看书,但还算不上文学青年。那时生活区里有个同龄的男生在当时著名的《星星诗刊》发表了诗作后,随时可以看到他被几个文学女青年簇拥着。所以那时心里特别羡慕诗人。有当诗人的渴望,当然主要还是为了文学女青年。后来才发现诗人真他娘不是好当的——食指疯了、海子卧轨了、顾城杀妻后自杀、就北岛还活着,也落了个有国难容流落异国的下场。所以很是庆幸自己资质愚钝没当上诗人,保全了“狗命”。
虽然没当上诗人,但我还是喜欢诗的。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新月派总能记住那么几句,可惜一直没吸引到文学女青年。最难忘记的就是第一次读到食指《相信未来》的那种激动。还有现在人人都知道的海子的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实话,我没怎么读过汪国真的诗,虽然他很红。诗集就不说了,还有用他的诗印得字帖。同学很多人抄他诗,尤其是女同学。
总觉得他的诗读过就忘了,没有海子、顾城他们的深刻。有点像现在流行的心灵鸡汤。有评论家说他的诗不算诗。究竟算不算诗?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作评论。我想说得是——汪国真的离去,提醒了我们。让我们想起还有那么一个年代,那个很多人需要诗歌的年代。
尽管那是一个物质很贫乏,没有网络、手机的年代。但那是一个青年还以读书,读诗歌为荣的年代。是一个还有文学女青年爱慕诗人的年代。是一个有理想和追求(不以逐利和享乐为目的)的年代。是一个各种思想碰撞的年代。是一个相信未来和希望的年代。
也许会有很多人觉得现在比过去好,因为时代总是进步的吗。但我内心觉得那是我的黄金年代。有激情,有苦闷,有理想,有幻灭。借纪念汪国真顺便纪念下那个逝去的年代,因为它是我整个的青春。
2015.4.27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