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斋戒

图片来自网络

两千五百多年以前的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卫国。那个时候的卫国君主特别坏,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弄得民不聊生。

同样,也是在这一时期,有一个被后世称为“万世师表”的人正在四处讲学。没错,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孔子。在那个时代他就带了三千名学生,还有七十二个研究生。

孔子有个非常得意的门生叫颜回。孔子夸他说,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

就是这么优秀的一个学生,实在是忍受不了卫国国君的所作所为了。于是他就向自己的老师孔子说:“请让我前去感化他吧,我可以的。”

孔子却说:“可以是可以,但是你刻意去感化他,只怕反而很难感化他了。”颜回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说,还以为老师不相信他的品德,颇有些不服气。没想到孔子又开口说:“你先回去斋戒几天再说吧!”这回颜回更不明白了,说道:“老师啊,我穷得要死,从来就不喝酒、不吃荤,何必再回去斋戒呢?”

孔子答道:“那只是祭祀的斋戒,不是心灵的斋戒。”

颜回不明白的问:“那什么叫心灵的斋戒呢?”孔子告诉他:“先忘了你的心智机巧,使你的心一片空明,这样才能感应一切。如果你能做到这样,连鬼神都能感应,何况是人呢?”

老师的意思是什么呢?他是说,颜回道德虽然很高,但是“自我”的意识太强了,容易与人对立。所谓的“心斋”就是化去、除去自我,不为功名不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感化人。


图片来自网络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09评论 1 16
  • 家世渊源 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姓家的女儿野合...
    chenge微博谈阅读 6,641评论 0 16
  • 焦点网络三期中级班 翟冲【原创】分享第307天 2017.10.31 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就会见识各种各样的人...
    春暖花开zc阅读 3,856评论 0 0
  • 文/疯狂小纽扣 没有浩荡的声势 没有冰与火的温度 只静静的 静静的倾泻而下 泄一抹 在我的清冷的窗 泄一抹 在我这...
    疯狂稻草人阅读 1,014评论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