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原因归结为经济的下滑,另一方面却恰恰是我们对于新的财富观念尚未认知。所以如果保持着旧有的财富观念,继续在过去的一亩三分地盐碱地上刨坑,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财富机会。而这个的前提则是我们必须要换一下脑筋。重新认识财富的创造是怎么回事......
我们都知道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把财富精确的定义成劳动强度所创造的财富,财富的多少取决于创造它的时候的劳动强度。这个概念在今天似乎没有那么准确。但基本上涵盖了经典的对财富的定义。比如说手机这个东西,创造它的劳动强度是非常高的。但是在今天通过全球化的市场分工做出来一部手机,又便宜又好用。但至少我们还是认同了。全球化协作的前提导致了财富。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虽然也更强调商品的交换价值,但首先确立的是劳动价值论,亦即劳动强度决定商品的价值。
财富都是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付出再多的劳动都是无用功。比如打游戏,我们都会认为这是浪费青春。因为它除了消遣娱乐本身之外,并没有财富增量。所以打游戏这种熬夜行为,我们通常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反而是对财富的浪费,身体的伤害。
但是,但是。财富的定义可能会被重新书写。在今天所有一切在我们看来没有意义的东西,可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比特币挖矿不是这样子吗?如果你真的能挖出几个比特币来,你还真的能发财。他本质上更像打游戏,而不是下地干活进行劳动创造。虽然它也造成了电力算力的能量损耗。这在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比特币的价值忽高忽低,问题也就在于这里。这种货币背后是没有货币储备的,或者说对他的价值感认知不足。只承认基于区块链技术造成货币的稀缺性导致的价值。对挖比特币背后的劳动力付出的劳动并不认同。这是由于在新旧社会交替之秋,一些基础的观念更迭交锋的结果。认同新观念的人,会认为比特币会义无反顾的增值;不认同这些基础观念的人,会认为币圈的纯属骗子。
本来嘛!世界上所有的金融创新都是从骗术开始。纸币最早的发行作为货币储备的铁币,纸币通常是超发的,本身就是骗局。但只要不会有人挤兑,这个骗局就能维持下去。现代银行大家都过去取钱挤兑,银行也会完蛋,那你也可以说他是骗子。但是现代银行属于国家,你敢组织人这么挤兑银行?就一定会被国家制裁。不只是中国,任何国家都是这样子的。
所有的金融创新都是基于骗术的,没有例外。
不同的是你是否认同这样的底层逻辑。如果你不认为比特币的挖矿是劳动成果,是劳动创造的价值,那b圈都是骗局。即便你加入了,也不过是想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让接盘者来买单。本质上你并不相信计算机的算力也能创造财富。更不相信打游戏获得的积分能变成真实的财富。这一波人,只是想从传销模型中获利。他们也会自认为自己是骗术。他们之所以相信这个骗术,是因为这个骗术的确能帮自己能骗到钱而已。
打游戏能赚钱,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觉得是扯淡的。对于我这样的人也是一样,由于天生比较鄙视打游戏。所以错失了对财富多一个维度的理解。
认为财富的创造过程就是要吃苦受罪,生产出一些有用的东西,而像打游戏这种虚耗青春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你不得不承认他是有损耗的。无论电力也好,算力也好,还是青春也好。这些都是有损耗的。在过去的确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当你赋予它意义的时候,它就产生了意义。
如何赋予它意义呢?最典型的就是积分。而且一旦你赋予它意义,打游戏的人很容易认同。因为人都是自我维护的,人类并不是因为某种理念而变成行动派。恰恰相反,他们的理念是为自己的行动辩护的。当一个打游戏的年轻人熬了几个日夜之后,出了游戏厅他不会把自己的的这几天“劳动成果”,说成没有意义的虚耗。当然对于鄙视打游戏的人来说,完全是在浪费青春。打游戏的人本身,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比如又获得了多少积分?又晋升到了什么级别?如果没有这些实时的奖励。打游戏者很容易在别人的批评下否定自己努力的意义,而不再去打游戏。游戏公司的设计者是非常清楚的,必须把这些没有意义的虚耗,赋予新的意义。通过积分奖励、装备奖励、级别奖励让年轻人把自己生命的更多意义建立在虚拟的世界中。这样他们会越来越觉得现实世界是荒芜的,而游戏世界却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有自己的精神寄托。甚至在游戏的世界中有房有车有妻有女。这些意义都是被赋予的。
我们再拉开来看,如果这些积分能换成金钱。在现实世界中也可以买到东西,这就打通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屏障,也就实现了打游戏赚钱的功能。如果年轻人在虚拟的世界中所付出的努力,能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兑换。就会更加赋予他们打游戏的意义。
这时间就可以了,游戏平台就可以变成一个变现平台。
(积分换礼品——赋予了你行动更强的意义)
比如你积够1000分。就可以换一款新款的价值1000块的耐克鞋。但是你只有800分,后面的200分怎么也打不过去。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通过花钱充值,比如花200块充值过去,就可以再得到200分。你想了想,花200块就可以得到市场上1000块才能买到的耐克鞋。多半情况下你会充值的。
这时候你发现游戏平台充满了现金交易,平台方可以通过平台上的现金交易抽取利益。而深深掉进游戏坑里的年轻人,已经完全模糊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之间的边界。他们不再有任何防范心理。至少在这些年轻人的心目中,他们不会像老一代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观念作为壁垒,对抗虚拟世界的价值。或者说这些年轻人完全认同了虚拟世界的价值。也认同了这种财富观。当然也认同了打游戏就是劳动产出,也能积累财富。
(很多游戏装备,都是要花钱的,虚拟世界的东西,要用现实世界的钱币)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价值观的统一,彻底颠覆了过去的劳动创造财富的坚不可摧的观念壁垒。
一种新型的财富创造方式出现了。
过去的财富创造认同的是有意义的劳动。而今天的财富创造是把那些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付出和劳动。也变成了有意义的东西。甚至也变成了财富。
就像趣步APP一样,走路积分也能赚钱。完全颠覆了我们过去的常识。一般我们会下意识的选择判断:这就是骗子!走路怎么可能赚钱呢?
走路是我们自愿为了自己身体健康,而必然付出的代价。它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内化,就如同学习一样,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成果,是每个人的心理感受本身。如果说我们在努力过程中又产生了双重意义,除了自身的心理感受之外。又多出了....根据我们学习时长,提问题的次数。和回答问题的次数...变成了积分...而这些积分又可以变现。这大大出乎意料,也就意味着新的学习的革命。
要双重刺激才能让年轻人更加热爱学习。一边学知识获取心理上的满足感,一边用获取积分可以换取物质利益。这就是未来的游戏式教学,已经分不清是打游戏还是在学习。
像最近比较流行的成语接龙,它本身是游行也是一种学习,学习方式全面进入到3.0版本。像罗胖组织的得到音频更多的是知识的2.0版本,因为他把文字翻译成音频了,但本质上跟广播电台没有什么分别。只能说是旧瓶装新酒,没有更大的创新价值。简单的说就是售卖音频课程。而对于听音频的人来说,这是他们在买完音频之后。必然付出的学习劳动而已。学习过程最大的奖励是心理感受,一种获取知识后的满足感,而没有积分可以兑换。
再看一看微信读书就知道了,微信读书就有点知识服务的3.0版本。只要你在上面读的时间够长,就可以换取到积分。这些积分不能换成iPhone。但却可以换到更多书的开放,让你的权限更高。腾讯公司是有游戏基因的,微信读书的前景将比亚马逊更有市场。亚马逊还停留在知识服务的1.0版本上。而微信读书则成了知识服务的3.0版本。至少是走在3.0版本的路上。
(微信读书,不只是读书,更有社交,更有游戏成分)
我们今天讲这个的主要目的不是说如何游戏化做知识服务,而是说财富的基本观念被改变了,我们难以理解新世界的财富创造方式是怎么样子的。我们总是以做实业的思维来看待财富的价值,生产了多少东西?销售了多少东西?这些东西人们的好评度如何?可是在今天,所有物质基本上都被满足,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想不到的东西,没有你买不到的东西。实业将长期陷入产能过剩的陷阱。新的财富创造必然不是以这些有用的商品作为前提的,恰恰是那些我们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但却可以被记录的,虚耗的东西。当然了,如果你所做的努力,比如说走路,如果不能上传的话。这些东西仍然是没有意义的。但凡一切可以上传的,没有意义的东西通过游戏的平台,都可以赋予他们新的意义,都可能变成新的财富创造方式。
新的财富增量,必然是从新的财富观念转变开始的,你准备好更新自己的财富观念了吗?
更多深入话题!欢迎进入社群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