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是为了改变的断舍离,为了走出熟悉的舒适区,继而把自己简化成一个重新生长的孩子。

以前上班的日子,总是忙忙碌碌的,所以觉得时间过的很快,一眨眼功夫那一周就过去了,好像一转身,昨天还是月头,今日便就到了月尾。

那些日子是紧张的,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每天都有清晰的计划和明确有目标,没有一天能放松警惕,稍不留神业绩就不达标,指标、回款就完不成。

面对循环往复的周末月末季末大考,面对行业竞争的差前落后、此起彼伏,那几十年的职场生涯,始终是处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那种痛并快乐着的状态。

曾经以为自己就像那机器上的螺丝,或者像汽车的轮子,会一直转动下去,即使停下来也会生锈发霉,生命会变得毫无意义和价值。

曾经有很多同事和朋友都不相信我能停下来,根本就适应不了不工作的那种状态,也放不下身上的那种目标感、责任感和成就感。

没想到经过这几个月的适应和调整,加上过去这一年持续与文字为伴,我终于慢下来了。而且早已安全着陆,不仅身体安然无恙,情绪状态也淡然自在。

正如《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所主张的,过去和未来都是非现实的,只有当下的临在才是永恒的。我们不应该沉迷于过去的荣耀和成绩,也不要过多期待前方的未来。


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这种状态,我也更能接受现在慢下来的自己。

虽然有人觉得我这就是彻底的躺平,不愿意继续承担责任,不愿意再拼搏和奋斗。也有人觉得曾经那个傲骄的激情四射的我一去不复返了,属于我人生的精彩也就到此结束。

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选择。我很庆幸曾赶上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还好当时做出了坚定而又正确的选择;我也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陪伴和帮助我的人,让我一直奔跑到现在,让我现在能够主动选择慢下来、停下来。

我相信每一次的停留都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每一次的决定和选择都将会是一次全新的旅程。

所以我站在这上下半生交叉转弯的这个十字路口,选择了回归生活,选择在文字里重塑自己,选择了举家迁徙。

人是安全着陆了,心也有了期许和归处,脚下的步子也慢了下来,但人真的是放松和懒了下来。

早上锻炼跑不动了,只好让老公陪我走上一个小时;也不再强迫自己每天更文,只是保持每日的阅读;最可怕的是懒得见人,懒得讲话,懒得外出活动。

好在对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多了些觉察,也更多地专注在当下亲身所体验到的感知当中。就如刚才有两个朋友闺蜜来家里看我,很是感动,倍感温暖和亲切。

人和人之间的这种信任和亲密,都是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共同酿出来的情。虽然知道她们是来向我告别的,但丝毫没有伤感的情绪,毕竟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我们早已习惯,见与不见,彼此都在那里,不离不弃,不远也不近。

而且她们还可以挑些喜欢的书或者可用的物件,甚至越多越好,不仅能物尽其用,还是一种连接,一种超越时空情感的连接。

对亲朋友好友的这种不舍,和对纸质书本的眷恋是一样的。随意坐下来,手捧一本书,最好旁边还放着一杯冒着香气的茶或咖啡,那书上的文字,很快便将自己带进一个非凡的世界,这就是当下最美好的体验。


为了和这些书本告别,这些天我每日都沉浸在各种各样的书本里,没完没了地阅读那些无边无际的文字。喜欢的书和文字,恨不得把它们都吃进去,但也有些书本就随便翻翻囫囵吞枣。

我知道读书是不能急,而且是讲究方法的。我在一本书里看过有关读书的一段文字:“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

卡夫卡说,我们需要读难懂的书,就像一把能够击破我们心中的冰海的利斧。

由此说来,我的阅读还处于初级粗浅的状态,我的阅读之旅才刚刚开始,所以这次我挑选随身带走的书,也都是阅读起来有点难度的小说和哲学类书籍。

随着现在阅读的书越多,越有点不敢随意提笔书写了,对文字写作多了一种敬畏心理。我知道是因为看过太多优美的文字,比较起来便显得自己太过自负,我的文字便显得像形见拙。

慢慢地我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自然也少了些许写作的勇气和豪情壮志,当然降低了对自己在写作上的要求和期待,这次学习群里即将举行小说马拉松,一个月一部十万字小说,我一听便立刻就投降了。

今天在一篇文章里也看到这样一句话:“弹钢琴的,一日不练琴,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大家都知道了。”

我想这句话,同样适合用在我慢下来的写作上,一日不写,自己知道,心里还小有歉疚;两日不写,老实同学知道,只等过些时日看我被淘汰的笑话;三日不写,自己就已经接受了自己原来可以不提笔日更。

我想阅读和写作,不应该是目标和任务,应该是当下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重拾文字也是回归生活丰富的一种方式。

迁徙是为了改变,是为了走出熟悉的舒适区,是为了生活有更多更丰富的体验,是为了更好地激活生命中的那种好奇和本能,在适应新的环境中产生更多更好的连接。

迁徙是一种断舍离,是对生命的一种清洗和梳理。也是对自我人生的一次观察,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放下一些偏见和世俗,卸下一些不必要的负累,把自己简化成一个需要重新生长的孩子。

曾经,我很羡慕那些逃离职场的人,有勇气去做自己做喜欢的事;曾经我也很向往那些逃离北上广深的人,去过那种理想中的生活。

点点,是我以前的同事,也是我的小闺蜜, 十年前她卖了上海的房子去了大理,在苍山洱海边,从此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日子。

如今,我终于像她一样,摆脱职场的束缚,放下过往的一切,肆意去到大洋彼岸,过我心目中那阳光灿烂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