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教育这个问题,也是我最近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不知道其它妈妈是否也一样,自从生了宝宝,(第一次当了妈妈)感觉身上背负着太多的使命。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机器化,越发激励的竞争力市场下,教育无疑成了重之又重的一环。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发表的一个有关于家庭教育的话题。
我承认,那个晚上我心情特别的沉重,碾转反侧。
昨天又有朋友和我抱怨同样的问题;家里小孩从小小的时候就开始早教,现在小孩已经五岁了。起初特别乖巧特别独立,初步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老母亲甚表欣慰。前两年因为工作原因,孩子的佬佬从老家过来帮忙照料孙子。自打老太太来了,家里画风开始大大地转变了。由于朋友工作繁忙,所以小孩的起居饮食都是老太太帮忙张罗。因为只有一个孙子又是长孙,老太太对这个大胖孙子可从来都是有求必应,要啥买啥,百般呵护和迁就。慢慢地在老太太的庇护下,小孩变得非常的叛逆。好几次得到幼儿园老师的投诉,在学校打别的小朋友和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每回朋友碰到小孩做得不对的地方都会进行教育和指导,有时犯的事情原则性比较恶劣时,为了让小孩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別再屡犯,语气会稍微严励一点点或做出相应的惩罚。然而每到这些时候,老太太都会在边上心疼地一把把大胖孙子拉到自己的胸前,然后插上一句“干什么,小孩还小懂什么",“妈妈是坏蛋是不是,咱们打她,”…这几句已经成了老太太的经典台词。每次朋友和老太太沟通,老太太都特别固执,“我儿子都是我这样带大的,现在还不是一样的优秀",“嫌弃我老了说不上话了是不是",“小孩子还这么小懂什么,"…从此因为小孩的教育问题,家庭矛盾开始日益上升,越发激烈。朋友的老公却经常出差,每回沟通后却觉得我朋友小题大作。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好几次朋友在争吵的崩溃边缘都好无奈心酸。
是的,日常生活中深有感触,最可怕的还是那句“他还小不懂事"可以道德绑架地帮助很多小朋友为所欲为的干了多少“坏"事成全了多少的坏习惯。
不可质疑,当代教育最大的问题便是隔代教育,至少我身边蛮多这样的例子。
不得不承认,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很多老一辈对家里孙子孙女的“宠溺"可谓是根深蒂固,所谓“捧在手心怕坏,含在嘴里怕融",加上现在生活水平大大地提升了,物质上对小孩更是有求必应。所以导致小孩子从小养成脾气大、过于依赖、自私、攀比心重等一些恶习,影响非常严重!
写这遍文章不是专门攻击一些长辈们,并没有这样的恶意。
首先长辈们能帮忙带小孩子是非常非常辛苦的,并且她们也没有义务帮我们带小孩子。不可质疑长辈们出发点跟妈妈们一样都是十分的疼爱孩子们的,但隔代教育,有时两个时代人的思想、观念肯定不一致,毕竟人和时代都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所以碰上这样的问题还是需要多多的沟通!作为孩子双方父母更是要引起重视。所以我建议我的朋友,尽量让孩子的爸爸去和佬佬做做思想工作,自己的父母由自己去沟通比较好,不伤和气又比较容易说服对方。另一方面,佬佬可以负责照料小孩日常起居饮食方面,则由父母负责教育指导孩子方面,各不起冲突。
毕竟从小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和塑造他的品行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精力,而毁了它有时只需一瞬间。
然而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身心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讲述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事例。
三四岁还在读幼儿园中班的小女孩,我们都觉那么小的小孩子能知道什么事情。然而不是这样的。有一次小女孩的妈妈去学校接送孩子放学,老师悄悄话跟小女孩妈妈在耳边说了几句。小女孩在路上问妈妈,“妈妈,妈妈,老师刚跟你说什么悄悄话了?”,妈妈有些惭愧地回小女孩“老师刚跟妈妈夸奖你在学校听话好乖呢,明天继续加油宝贝"。事后,当时坐在车尾的我好奇地问了小女孩妈妈,原来,小女孩早上上学时委屈地边哭边告诉老师“我爸爸妈妈在家里又吵架了,好可怕好大声"。事后小女孩把这个秘密又告诉了她小姨。此时的内心世界不可而知,你觉她还小不懂,其实不然,她其实什么都知道,都能感受到。现在更多的孕妇都开始提倡“胎教"了,生命的感知力有时真是不可言说的。
所以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相当的重要,生活中父母争吵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严重会影响到小孩从小没有安全感、自卑、胆小,更有甚者,长大后对婚姻失去信任和安全感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无形中已经伤害到了她。
毕竟教育孩子的事不是纸上谈兵,教育真的是一门大学问,我觉自己得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去总结。
个人观点,教育最错误的方式是“溺爱",适中的是“言传身教",最高级的是为了“教育",父母能去改变,去完善自我,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从而去灌输影响孩子一些更棒的能量!
教育的路上,我们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