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东西比前段时间多了点,感触也相应地增加了些。最大的问题就是素材从哪里找。其实这东西也不怎么费劲,因为我每天都在读书,日常的积累写一篇千字小文没问题。
即使如此,但我仍有一些困扰,就是听书得来的信息和以前读过的东西想临时抓过来的话相对困难得多。
就我这出门都忘带钥匙的大脑,写文的瞬间想起那些相关的事例和知识点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相信很多朋友也都遭遇过这样的难题。
所以,我们需要写笔记。我也再次郑重地为之前告诉一些文友的“读了就好,不用记”道歉,记笔记不是一般地重要!
我们看一些作家的文章,写到什么主题,相关的事例哗哗地就冒出来,貌似还都特别妥帖,根本不是什么牵强附会,你以为他们是背下来的吗?但凡一个优秀的“文人”势必得有一打厚厚的笔记在那里摆着,而且分门别类,需要什么的时候,直接按照主题去搜索即可。
李敖,曾经说他记笔记的方法就是把书大卸八块,一样的书买两本,这一本剪正面,那一本剪反面,然后把这些剪下来的资料分门别类放到自己的文件夹里。这样做的好处是,你想写关于什么内容的文章,直接去自己的资料库里找就是了。现在电子书横行天下,我们也有很多在线的记录笔记的软件,记笔记就容易多了。比如我用的这个“有道云”,就很方便,把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按类别摘抄或汇总一下往里面一贴,再找的时候就极其容易了。这个方法我也是最近才用,觉得很是受益,甚至有种前面二十多年的书白读了的感觉。
分类也是一门学问,同一个故事,站在这个角度看是一个感悟点,在另一个角度,感悟又完全不一样。倒不妨把那些故事自己做一下梳理,在后面做好你所能想到的感悟标注,比如“XXX这个故事说的是做事不能死心眼,应该有所变通;还说明人应该有自知之明。”经常记得回来翻翻。这样的积累多了,再写文章的时候回来找就行,很简单。而故事本身怎么分类,就看你的个人爱好了。你可以根据主题分,比如说体现了什么这种,也可以根据历史时间分,甚至可以根据范围的大小分,随意;保证自己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就行了。
其实,如果我们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写作目标的话,找资料会更加容易一些。有点像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需求特别敏感那种感觉。比如我前两天发的那篇《寻一双慧眼看路,练两条好腿行走》引用的关于蛇的行为那个部分,就是无意中在网上乱翻发现了一条关于蛇吃豪猪被扎死的新闻,接着就用上了。这是一种“鸡尾酒会效应”,回头我们专门讲一下这种效应在写作中的应用。今天就笔记问题啰嗦了不少,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有衡写作”,更多干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