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宇宙公民子淇,今天是高效阅读训练营Day20
今天阅读的书是《不抱怨的世界》
现实生活中,周围充斥着大大小小抱怨的语言,那怎样做到不抱怨呢?我今天看这本书的目录,得到了几个关键词:积极面对,勇于决定,肯定自己,不要自欺欺人。
首先是态度,遇到某件事情,我们处理它的态度导致了它的结果。
积极的态度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直接积极:分析事实,认清障碍,解决问题;但这类的适应人群是拥有成熟的判断力,清晰地思考力,还要有综合素质并且充满自信能力的人;对于毫无判断力的人来说,就需要谨慎了,稍不注意,就将会是一场灾难。
第二种是间接积极:它的优点是机智灵活,较少树敌。
消极的态度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逃避,退却,拒绝面对。
第二种是吃葡萄酸,并逃避问题;知道自己要什么,但不想直接也不想间接完成,在我理解,这就是做白日梦了。
第三种是跟从;耳根软,情绪化,附庸风雅,耽于幻想,有着强烈的依附心理。没有目标,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辨别。
遇到问题可以用第一种或者第二种积极态度去解决,但如果运用到消极态度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话,毋庸置疑,失败是常事。
那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多问问自己,以便得出清晰而可靠的答案。
1.我的这种无能感是否有可能是自我强加的?
2.我所看到的阻碍是否可能只是自我强加的敌对情绪呢?
3.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无法完成具体目标的?是什么让我有了这种感觉和想法的?有正当的理由吗?
4.我真的尽力去做那些我认为做不到的事了吗?我什么时候试过?如果我没试过,不要没有开始就打败自己,现在试一试,真的试试会怎样?如果我试了而且失败了,我能在纸上列出多少条失败的原因?这些因素仍然存在吗?它们当中的一些或所有的因素现在能被消除吗?是不是尽管我没有成功,也曾经全力以赴地尝试着做过?或者我只是敷衍了事,希望好运气撞到我的怀里来?
5.实现目标的想法会让我感到非常紧张和焦虑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真正害怕的又是什么呢?那些恐惧从何而来,它们真的有意义吗?或者都不过是些不值一提的借口,帮我推迟实际尝试的时间罢了?
6.我不愿意认真地考虑这种主张,究竟是为什么?如果我履行了这个建议,会不会同我的夙愿、长期以来的信念以及安逸的生活状态发生冲突呢?它一定能提升我的自尊感吗?或者可能失败的想法使得我回避了这一问题?是否执行这一建议会给我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和责任,并干扰我惯常的生活方式呢?
7.我在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是否真的在很大程度上抛开了自我强加的限制呢?到目前为止,我是否仍然没有全面而积极地考虑过找一个具体目标呢?积极地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否真的有可能帮我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呢?
分析和解决问题四步法是西北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罗伯特·H.希绍尔教授、心理学副教授A.C.范·杜森和他们的合作者——研究生李斯顿·塔德姆和H.C.克劳普共同献给大家的一份礼物。他们的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在化解麻烦的过程中非常有价值。可以帮助克服惰性,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打破解决问题的焦虑圈。
1.总目标
2.困难和优势
3.解决方法
4.良好解决方法的标志
说完这个我们还要转换自己的思维,相信自己。自身的力量,不要犹豫不决,要积极的解决问题。不要去逃避,逃避只会带来更多问题。而且人人都可能犯错。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中吸取教训,所以说放弃对他人的敬畏和恐惧。
嗯,对于目标呢?我们心里面要想要某种东西的执念的时候要很强。并且要主动的积极的敢于去争取它,而不是等着它来,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并获得各种能力,有种打终极Boss的既视感,旅途中会收获各种技能。
最后呢,我们还要学会赞赏。
赞赏它的正面意义是尊重、评价、奖赏、重视、赞赏;那么随之而来它的负面意义呢,贬低轻视、舆论、错误的判断、轻蔑、低估。
学会不带任何评判的去赞赏别人也是一种能力。
高效阅读营接近尾声了,感恩MEI校长,感恩队长,感恩班委,感恩大管家,感恩设计师,感恩赋能伙伴,感恩这一切,感恩这么好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