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横幅去。
喊口号去。
你带汽油我来泼。
……
十三香的小龙虾嚼着,冰爽的啤酒喝着,哥几个亦真亦假地发着牢骚扯着淡互相附和。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听他们这么说。
好消息是,他们公司要上市了。
更好的消息是,本来传言还得半年的事情,现在万事俱备东风已来,立等可取。
当然,你肯定猜到了,最不好的消息是,这些朋友里面除了一个进入高管圈子的以外,他们通通都分不到半毛钱的股票。
论资历,这几个都够老的,员工编号都不超过三位数,当年和老板一起睡过农民房还是上下铺,即便到了今天,老板的父亲还接长不短地找几个老伙计喝喝小酒叙叙旧。
但是,因为老资格,所以就该有股份?
作为旁观者,我使劲想了想,还是没找到这个因果关系的逻辑回路是怎么形成的。
一般来说,能够用老字来形容的,多半都是用时间作为衡量尺度的结果。
比如说人老了,甭管成败如何,那说明人家已经活过了好几十年。
比如说老油条,甭管湿没湿鞋,那说明人家已经在河边溜达过无数回。
比如以前说的老红军、老八路,不论是否身经百战,那说明人家觉悟高,一早就跟着我党干革命。
照老祖宗的说法,如《礼记》所载,七十以上曰老,不到古稀之年是没资格称为老的。
百年老店就更不用说了,要没有百年风雨的历练,你也好意思自称老店?
所以,老资格这个词,基本上也就只能证明你是老员工,说明你进公司比较早,如此而已。
也不尽然,同样是老公老婆,鹤发童颜地手拉手和微信微博里面打情骂俏,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同理,所谓老资格,还有一种老,不仅仅体现在历史悠久上,更体现在分量上——是声誉和权威的代名词,是能力和功劳的代言人。
除此以外,有些开挂的技能也是老资格应有的装备,诸如背得了锅救得了火,扛得住事受得了气,这都是真正的老资格牛X哄哄的资本。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只是老,并不能称之为老资格。
要知道,存在与存在感,从来都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
这样的存在,可以构成一个伤感的或是回味无穷的故事,但在公司这样的商业系统里,你的存在绝不能用来讲述声泪俱下的故事。
即便有这样的故事,那也只能起到添油加醋锦上添花的效果,如果你本身并不是一盘令人垂涎的菜也不是一段五彩斑斓的织锦,那再多的油盐酱醋和花花草草又有什么用呢?
今晚我家吃醋,谁家给借两只螃蟹?
其次,从技术上说,存在与存在感的关键,并不在于自我感觉,所谓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你还得让评价你的人看到感知到才行(单向评价当然也就难免发生错位的现象,所以才会有那些极尽阿谀谄媚的事情)。
不仅如此,如果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正因为老,你不比别人更熟悉公司么?你不比别人更接近决策中心么?你不比别人更有可能上位么?
从公司草创到敲钟上市,若干年过去,拍肩膀的老板已经跑出去十万八千里,留在后面混成老资格,这事儿本身并不丢人,这与个人志趣意愿和能力有关,但据此哭闹找奶喝,显然不是成熟的表现,甚至这不就是秀无能的自白么?
哪怕就只是老,这么多年的不离不弃,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总还能结晶出一坨叫感情的东西吧。
现在,你竟然要拿这坨感情来变现。
不行吗?当然可以,但是,它一钱不值。
感情本身是无价的,它的价值可以趋近于无穷大,但你非要让它在三维空间现身,它就会在那一瞬间坍缩,从趋近无穷大直接变成无穷小。
感情这种东西,只能用来喝酒吹牛串门唠嗑,并在这个过程中愈加浓烈。
奈何很多人就是想不明白,在挣钱的过程中可以建立感情,而且创业生死的感情并不比枪林弹雨中的战友情弱一丝半毫,但用感情换钱,那一定是缘木求鱼,至少也是涸泽而渔。
你拿感情当砝码,我还拿感情当个毛线。
老资格是不容易的,也是值得尊敬的,但恰恰也是这个老,说明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你的所得未必一定正比于你的付出,而且就算公司占了你的便宜,但你用行动和自己的选择已经证明,至少你认为值。
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都是理性的,倘若都混成老资格了,还没有算清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合理估值,那你得有多不理性啊。
别指望多年媳妇熬成婆,你又不是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