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佛作为西藏一项最令人瞩目的法事活动。
记得当清晨在第一缕曙光的映照下,伴着凝重、庄严的法号声,一幅500平方米的、用五彩丝绸织就的巨大释迦牟尼像徐徐展露出祥和的容颜……数万名信徒和深受感染的游客无不双手合十,顶礼膜拜。
每年拉萨雪顿节到来之时,无论是哲蚌寺、色拉寺还是甘丹寺都要举行晒佛活动。
2011年的雪顿节时候,我正赶上甘丹寺晒大佛。一早驱车来到甘丹寺。
只见这里人山人海,不仅有远道而来的藏族同胞,还有许多金发碧眼的老外也不远万里来到这个圣地。
一阵佛号响起,只见僧人们抬着硕大的佛唐卡走向上展佛台。
人们的心情无比激动,纷纷双手合十,这场面太壮观,太殊胜了。
拉萨市将拉萨雪顿节打造成展示区域特色、传承民族文化的平台,力推雪顿节这一民族文化品牌走出西藏、走向世界。
雪顿节的含义:“雪顿”在藏语中“雪”为酸奶,“顿”是宴会,“雪顿”即酸奶宴会的意思。
相传公元11世纪中叶,藏传佛教后弘期始祖师、来自古印度的佛学大师阿底峡,晚年定居拉萨聂唐寺传讲佛学、阿底峡大师喜食酸奶,每逢盛夏,聂唐寺附近的百姓纷纷给大师供奉酸奶,大师总是真诚致谢并为百姓祈福,祝福献酸奶的人家,人畜两安、五谷丰登。
夏季为僧众送酸奶的习俗就此延续。
随着时光流逝,不同的时代雪顿节的内容又有所增加,如在雪顿节期间,过林卡、展佛、观看藏戏表演等已成为文化传统。
改革开放后,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发展,雪顿节于1986年开始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局主办。1994年起由拉萨市人民政府主办,目前拉萨雪顿节已发展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盛宴。
2014年中国拉萨雪顿节以“美丽家园 幸福拉萨”为主题,在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突出传统节庆的“群众性、文化性、宣传性、商务性”,今年拉萨雪顿节力求活动特色浓郁、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雪顿节共有九大项13项活动。
雪顿节,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西藏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奶子节日。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后来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叫它藏戏节。这个节日不仅拉萨有,在日喀则叫“色木钦波”,时间要晚于拉萨,规模要小于拉萨。
雪顿节在十七世纪以前是一种纯宗教的节日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的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他们在寺庙里要行三事:即长净,夏安居直到解制。到藏历七月一日开禁的日子,他们纷纷下山,这时农牧民要拿出准备好的酸奶子敬献。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以上摄影作品均为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