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孩子很用心,在伯父告诉我“你现在不好好呆孩子,到了晚年就是祸害你自己”这句话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要好好带孩子这件事,去年遇到一些变故我走了弯路,所幸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又坚定了内心的那个声音,回到了正途,一定要好好带孩子。
今天的逐字稿,不仅是看完这本书的感想,更多的是对自身的疑惑,焦虑的解答和实践。
我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也相信每一个妈妈都会想带好自己的孩子。
我是从备孕开始就开始和孩子对话的。一直到今天和孩子都保持着良好的沟通。
备孕时我对他说妈妈很爱你,无论你什么来,无论你是男孩女孩,妈妈都很欢迎你做妈妈的孩子,我知道自己还很不成熟,但会很努力的和你一起成长,谢谢你选我做你的妈妈。
怀孕之后的几次摔跤,哭泣,先兆流产我都是这样和孩子说的,孩子啊孩子,你一定要和妈妈一起努力,妈妈等你出来,我们一起成长。
孩子出生以后,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可爱,每一天都在哭,白天也哭,晚上也哭,两岁半以前我基本没有睡过什么觉。不过我从来没有放弃好好爱他,只要他哭我就抱着他跟他说话,给他喂水,牛奶,母乳,抱他到处看,尝试我能尝试的办法。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要起来三十几次,我没有坚强的像个金刚,有时也会抱着孩子哭,会告诉他是妈妈不好,妈妈身体不好宝宝才会难受,妈妈也有小孩子的时候,会想哭,不过妈妈就是爱你啊。
我不管他听不听得懂,就这样在他不会说话的时候一直对他自言自语,表达着一个真实的不完美的妈妈。
我以前不是很能干的女孩,但有了孩子后,我从学会了新生儿洗澡,换尿布,穿衣服喂水,喂牛奶,喂辅食,观察便便等所有妈妈能够想到的照顾孩子的技能。比如,给新生儿洗澡,因为才出生的宝宝整个都是软的,所以手一定要支持住腰部和后脑勺,这样才能保证洗澡时补被水呛,或者滑倒水里。比如给宝宝穿衣服,因为四肢都还没有长的很牢固,所以不能用大人的方法抬手抬脚给他穿衣服,只能顺着四肢生长的方向给他穿,裤子比衣服好穿,当时穿衣服我还请教过好几个人。比如喂水,喂辅食,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因为宝宝刚出生胃还只有一颗小杏仁那么大,消化功能也还没有发育太好,所以我当时问不到经验,就自己注册了微博去学习别的妈妈是怎么喂养孩子的,嗯那是我第一次用微博。喂水喝辅食喂盐必须严格按照人体发育时间添加,但每个宝宝都不一样,我自己试过的最好方法就是早上喂新的辅食(没有吃过的),下午经过几个小时的消化就能看到孩子到底耐受不耐受,看排出的便便有没有呈现蛋花状,那就是不消化,绿色就代表受了寒气,或者下午哭的次数比早上多那就是吃的东西酸性大了。再随着孩子的长大,辅食什么时候要做成泥状,切碎块,我都是用早上试验,下午看结果的方法做的,孩子顺利从母乳过渡到牛奶,辅食,断奶,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这里在带孩子这件事上我一直坚持的就是不要听任何人的,一定要坚持自己,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没有带好,以后出了问题,所有人只会怪你,即使不是你的责任。
所以我当时没有听老人的也没有只听别人的经验,而是自己买了书注册了微博每天学每天自己做着各种试验。
我想妈妈的爱就是孩子最好的保护神。
在教育孩子上,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我不要求他有多大出息,只希望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心理,平平安安的快乐就好。因为我个人觉得现在社会更新换代太快,对个人的影响太多太复杂,抵抗住这股烦恼的可能就是自己有自给自足的心理建设能力,遇到挫折不可怕,随时能恢复那才是最重要的。
也许这是我的私心,家人也说过我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不多学点技能以后没有钱怎么快乐。我动摇过,但可能是年龄的增长,可能看了这本书,我还是觉得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这个并不影响他前进。
所以我翻阅了大量的育儿书和微博发现,所有成功的妈妈还有育儿专家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亲子教育。
有些人购买昂贵的早教教育,其实出发点也是为了给孩子早期有一个快乐的体验。
其实在家的亲子互动就是最豪华的早教大礼包。
因为妈妈一定会比任何老师和教育机构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也一定会比任何人对孩子更有耐心。
就像人们说晚上孩子踢被子或者哭,妈妈一定会第一时间爬起来给孩子盖被子。不管你以前是多么爱睡觉,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母亲和孩子的心电感应。当妈妈之后的很多变化都是你不自知,却最自然的。
因为母爱是天性。
插一句嘴,在当妈妈前,咱们女孩子还是尽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能让自己开心的,或者像拼搏就拼命拼搏,因为当妈妈后真的会变。我都还在变,也一直在变。
我觉得当妈妈是所有职业中需要各方面能力最多的工作,也是所有职业中最催人成长的职业。
我期待我接下来的变化。
关于亲子活动,我做的最多的就是带孩子做饭,做包子,馒头,面条,馅儿饼,煎饼,蛋糕,反正我能想出来的吃的我都带孩子做。他既能吃上健康的食物,还能在制作中和妈妈配合,得到莫大的快乐。
你千万不要说那是我会做饭,恰恰相反,我是一个连饭都煮不熟的笨妈妈。这些技能都是在有宝宝后自学的,现在网络这样发达,你想学还有学不会的吗?
其次,我会带孩子去超市,去公园,去街道,看到什么就告诉他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能做什么。
同时我也会把自己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快乐都告诉孩子,我想他是家庭的成员,有权知道咱们家是什么样,怎么运转的,妈妈每天去工作是做什么。
我除了工作其他时间都带着我的孩子,我想他肯定能听懂妈妈在说什么。
妈妈说的千言万语都是爱。
说了这样多,好像和这本书没有太大关系,但是正是这本书让我明白前面所做的努力都是对孩子最好的礼物。
这本书是我一位朋友推荐我的,在这里我要感谢她,正是这本书把我从错误的边缘拉了回来。
先交代下背景,我一直努力的爱着孩子,可是遇到某些困难后我变得焦虑,继而对孩子也开始不耐烦。我意识到了却苦苦找不到办法解决。
看完本书,我不能说我已经完全改变,但对于我的指导意义是里程碑性的。感谢这本书的作者。也希望我接下来的体会能帮上和我有一样困扰的人。
一、孩子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你
1、孩子看电视看个不停怎么办?
我经常因为孩子看电视而一个人憋在房里生闷气,有时忍不住还会凶孩子。我就想不明白我之前带他每天看书的好习惯怎么突然就被电视夺取了。
看完书后,我明白了。
(1)看电视很正常。
电视比书更生动,游戏又能及时反馈结果给人,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电视。所以没有必要视电视和电子产品为虎狼,利用好了也能学知识,一个现代人也不可能脱离虚拟世界。
(2)看电视只是因为你没有提供更好玩的东西
其实我在陪孩子玩上还是用了一点点心的。比如每天晚上带他看各种绘本,有声有色的讲解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看到学校让孩子做纸粘土手工,我就自己买了纸粘土手工教程书,买了很多纸粘土,在家陪孩子做,这样即满足了孩子的创造欲,也在玩的过程中听到了孩子在学校遇到的故事,加深了妈妈对孩子的了解。比如我的孩子有段时间非常喜欢设计,每次快递的包裹盒他都会拿来剪啊贴啊,做成各种形状,我好引导她画流程图,虽然完全不按流程来,但起码让他了解思维其实是可以利用好的。
每次玩的过程他都很开心,所以孩子去看电视,咱们做家长的是不是可以去设计准备一想好玩的事情呢。
要想带好孩子并不比高考容易,也是需要预习复习准备的。
(3)担心孩子看电视成瘾怎么办
有的家长会担心孩子养成看电视的坏习惯,那以后真的读书了那可怎么办?我曾经也是。
但看了这本书后我感觉需要做的还很多。书的题目就是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意思就是家长可以控制孩子看电视,但是是无痕介入,你想办法让他玩别的转移了注意力,而他还不知道。
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
你想想是不是身边有些朋友会说“如果不是我妈妈当初极力反对我和他在一起 我也不会拼命非要和他在一起”这样的话呢?
终身大事都会因为不自由而反抗,何况看电视这样的小事呢。
所以多自己想想办法怎么陪孩子,才是正确的方法。要不真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等着反抗吧。
二、承认自己的不用心,什么时候都能回到正路上
所以带孩子是非常需要用心的一件事,因为你真的不知道你现在做的每一件事以后会在孩子身上演变成什么。
一个人的人格就是由他的家庭教育组成。
孩子在学校的压力我想是比我们小时候大太多。那些骇人听闻的幼儿园虐童,校园暴力,高中生自杀犯罪等等,每一条奢华新闻我都不敢看。
那些事件中的孩子多么无助弱小。在学校的压力还是用靠家长在家里去化解。家长也不要再给孩子施加太多压力。我不反对兴趣班,但希望一切的前提都是孩子喜欢。比如我这一年就带孩子看了无数的兴趣班,孩子开心不开心,老师爱不爱孩子,当妈妈的真是只要有心就一定能看出来。我送孩子去兴趣班的目的就是让他有一个学习之外的爱好,这样在以后成人的世界里遇到多大的苦难,即使妈妈不在了,他依然有一个发泄或者依靠的出口。
所以我承认我前两年没有对孩子用心,所以孩子现在写作业爱哭是我的问题。
你既然做了就要受着。
你在孩子身上怕的麻烦迟早有一天会来找你。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家长都工作很忙,要拼房子,拼事业,所做的可能也都是为了孩子。
我工作也很忙,经常要上夜班,我的夜班和别人的不一样,我是要从早上上到第二天早上才能回家,中途就休息几个小时。平时每天回家也要七八点。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回家好好陪孩子写作业,玩游戏,只要有一点点用心陪伴,孩子就会很开心。
孩子要的并不多,孩子只要一点爱。
所以回家就放下手机,放下一切,专心陪陪孩子。
你现在的努力到晚年一点会好好回报你。
你想想如果你现在不对孩子用心,以后出现问题,青春期的叛逆,成年后的挫折,任何一点点困难可能都会影响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只是你的孩子,做父母了就有做父母的责任。
你晚年的抗风险能力可能是一生最差的时候,到那时孩子来找你帮忙,或者算账的时候,你能够做到不后悔吗?
一个人混的再成功,没有待会自己的孩子那这个人也是失败的。
这几天刷屏的李小璐事件,我即使不看手机也听到周围人议论。出轨的性质我在这里不想去讨论,那是一个更大的话题。我唯一想到的是,孩子怎么办,孩子会长大,以后来问你你该怎么说?
所以,当父母的好处就是,做什么之前都问问自己,我这样做以后怎么面对孩子?我想每个人都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包括个人努力也是。
一个要求孩子孝顺的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是失败的父母。因为你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该努力工作努力成长的是你,而不是孩子,孩子只要负责健康成长就好,你只负责好好陪伴提供他成长所需要的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