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意志力》第二章驱动意志力的能量来自哪里?

      上一章我们已经了解意志力存于同一账户里,消耗就会减少。那么我们该怎样让账户里意志力增加呢?

      在基督徒的世界里,有个40天是大斋节,狂欢节则是大斋节前的节日,人们可以狂欢作乐并宴饮。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有一定逻辑的,克己前的放松,也许可以把意志力储存起来,用于熬过几个星期的自我克制。

      作者的学生马修·加约受此启发做了一个试验,他将被试者分成三组,先完成了一个消耗意志力的任务,然后休息时间给三组人享受不同的待遇:一组喝美味冰激凌奶昔,一组读枯燥过时的杂志,一组喝无味低脂奶糊。然后再进行第二个消耗意志力的任务,观察发现:奶昔确实增强了意志力,让人在第二个任务中表现好于预期,并且自制力强于杂志组,但是奶糊组在第二个任务中表现与奶昔组不相上下。

      这意味着增强意志力不一定要快乐的自我放纵,无味奶糊也有作用。这让研究者困惑了。如果不是快乐让意志力增加了,那么可能是食物吗?

      他们转而思考生物学知识。

      各种食物在消化后,都能产生葡萄糖进入血液输送到身体各处。身体的各个部分各个系统就像“开饭了”,按照需要各取所需。肌肉、心脏、肝脏、免疫系统等都使用大量葡萄糖维持运转。当你健康时,你的免疫系统也许只会使用相对很少的葡萄糖。在你的身体对抗感冒时,免疫系统就会使用很多葡萄糖。生病的人为什么嗜睡?因为身体把所能用的能量都用于对抗疾病,匀不出多少能量来做其他活动了。

      有人在研究低血糖病人时,发现的葡萄糖与自我控制之间的联系。低血糖患者比一般人更难控制自我。一些研究发现,美国少年犯中90%的人血糖低于平均水平。芬兰科学家测评了即将刑满释放的人的葡萄糖耐受能力,仅仅看了耐糖测验结果。研究者以超过80%的准确度预测出罪犯是否再次暴力犯罪。

      食物转化成了葡萄糖进入血液,但并没有被人体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开始过剩,过剩到足够高水平就成为糖尿病。研究者将糖尿病人与同龄人对比,发现他们控制自我能力也很差。但他们可以通过监测身体,必要时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这是生物学相关研究,血糖跟自我控制有关联。但相关未必是因果。在社会科学中,最确定的结论只能通过严格的试验获得。怎样证明意志力跟葡萄糖相关呢?

      研究者又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的关键点就是操纵葡萄糖。一组被试者喝的是加糖柠檬水,可以让血液里迅速产生大量葡萄糖。另一种被试者喝的是加甜味剂的柠檬水,口味好但提供不了葡萄糖。研究者甚至考察了狗。一条规律一再显现出来:没有葡萄糖就没有意志力。

    作者的学生托徳·海瑟顿持续研究至2011年,在他就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学会会长的演讲报告中宣布:葡萄糖能逆转消耗引起大脑的变化。

      已证实了缺乏葡萄糖引起意志力“疲劳”,作者指出5点策略来应对:

1.好好吃饭。在你做了大量消耗意志力的事又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不要做任何重要的事情。

2.正确使用糖。糖可以应对短期挑战,比较考试或跑步比赛。糖类食物会让血糖陡升后陡降,你的自制力就会差。

3.选择吃低糖高蛋白的食物。这类食物只是转化速度慢,能长时间提供葡萄糖同时让你的身材保持苗条。

4.生病时把葡萄糖留给免疫系统。这告诉我们尽量不要带病工作,会影响工作质量。

5.累了就睡。剥夺睡眠时间会损害葡萄糖的加工,让你自制力下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