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春雨

前天是春分,这两天雨没停过,而且还不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按理,这时节的雨,声音应该是极小的,至少听觉上应该是小到“无”的程度,视觉上应该如牛毛、如花针、如细丝才对。但是,此刻坐在阳台前,我听到的是穿林打叶的“沙沙”声,在这极静的环境里,闭上眼睛,细细听来,抱歉,没听出什么意韵,大概,是我俗不可耐的原因吧。

自古以来,“听雨”一事,是文人雅士所为,在古诗词中也常能见到。“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写的也应该是这个时节之景吧!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也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可我并非文人雅士,相比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极高境界,我更喜欢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已。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用听雨一事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少年时红衣怒马,笙歌曼舞,不识愁滋味,但青春年华短暂,只能在记忆里永恒,这多像我们当年用父母的钱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壮年舟中听雨,水大江阔,愁云无限,这正如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人的生活。虽然现在还没到“鬓已星星已”的年龄,然而摸摸自己秃秃然的头顶便知,壮年听雨的愁情,还来日方长呐。蒋捷写的,其实又何尝不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呢?即使暮年身在僧庐,也无法真正忘怀人生,这也是我们俗人的常态吧!

对此刻的我而言,听雨一事确实没有多少雅趣,我想到的是璜山江边的青草,水雾缭绕的江面,以及那个钓点出鱼情况好……小时候因条件有限,便学着钓鱼改善伙食,扛着一根毛竹作钓竿,钓上一条小鱼便开心无限,钓上一碗小鱼便激动开怀,这大概是我对雨天唯一的执念了。即使现在长期住城市里,得空了还是会往乡下跑,若赶上雨天,会禁不住想:这真是个钓鱼的好天气。就连梦回童年,也是细雨绵绵之景,在江边作钓呢。如今,钓鱼之心,早已被柴米油盐冲淡,偶尔去江边,钓的也是一种放松的心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过了春分,马上便是清明,又是一年一度的祭祖日。前些天,曾祖父竟入梦,梦境中是我蹒跚学步时的画面,从床上挣扎起佝偻的身体,对我喊一声:“囝——来拿!”接着便伸手摸到里床壁的饼干箱里,又颤颤巍巍地摸出几块饼干几粒冰糖,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感谢曾祖父,让我在刚有记忆的年龄里,满满的都是甜蜜的味道。于是想着等过几天天气晴好,便去坟前祭扫一下,聊表寸心,顺便求祖宗保佑,彩票中个1000万。这当然是极其世俗的想法,但既入这俗世,便做个俗人吧,或许就是最好的修行了。

听雨,真没什么意思。这雨,还没停,心中之雨,也不曾停。

但愿,能在接下来的生活中,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钟大爷    2022.03.2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刘过...
    漫游在云海的鲸鱼阅读 1,751评论 0 6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1,478评论 0 15
  • 宋词精选大全集220篇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汉唐雄风阅读 1,629评论 0 13
  • 《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时陆游的作品。南宋,在文人墨客的世界里,催发的既有像辛弃疾那样豪情万丈、悲壮沉郁的词客,也有...
    舒慧极阅读 1,677评论 3 15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10,367评论 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