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故事的第2篇来自今年新认识的一位朋友。他说,故事的名字可以叫《三国鼎立,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说那不是我的style;他说,故事的主人翁名字可以叫李雷和韩梅……大哥,我想说你暴露年龄了……
这个故事是出自一个刚吃完榴莲披萨,说话满口榴莲味的汉子(本人表示没有闻到)。
第2个故事,是个爱情婚姻的故事。一场只为爱情什么都不顾的婚姻。
故事是女主叫雀儿,男主叫古知。两人相识于一个QQ群,那是QQ群盛行的年代,大家感兴趣于一个行业知识,在那个群里相识了。一来二去,在两年多的日子里,雀儿与古知产生了男女之情,那是异地恋的开始,那个年代盛行网恋,在只能透过屏幕去感知对方的日子里,他们还是深深地爱上了对方。
之后,古知带雀儿回家见父母,只有他自己看好这段婚姻,他的亲戚朋友,兄弟哥们全都不看好这段婚姻,都劝他放弃。古知的姐姐说,你们两个人的价值观,性格和生活背景差太多了,婚后是不会幸福。闽南人迷信,古知的妈妈去问了菩萨这段婚姻是否能圆满,菩萨说两人婚姻在一起不幸福,必定会分开。
古知力排众难,还是要娶雀儿,他也深知自己与雀儿的种种不同,雀儿来自一个从小父母离异的家庭,她从小跟着父亲住。她原生家庭的情况,的确会让自己心生顾虑,可是自己那颗火热的心就是强烈地想跟雀儿在一起,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把彼此分开。
最终,古知的家人也只能顺着古知的意思,接受了雀儿这个儿媳妇,两人顺顺利利地结婚,古知跟雀儿定居F市。回到F市,开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两个人的矛盾也开始了,为了爱情而结合的婚姻,也抵不过日常事无巨细的叨扰。
雀儿在与古知的某次吵架中,当着古知的父母面翻起了种种旧账,大致有嫌弃古知家里是农村,没钱没房子。古知回了句,老家盖的那不是房子吗?雀儿说,房子在农村,那个不算是房子!雀儿的这句话把古知的脸给气青了。另外,雀儿还说,古知当时聘礼给少了……听得古知心里一阵阴隆隆的打雷作响。
渐渐,雀儿不给古知的家人打电话问好,给自己妈妈打电话也是各种告古知的状。古知很是郁闷,婚姻本事两个人的事,过得好与不好,何必把父母牵扯进来,为何就不能两个人关起门来自己解决呢?
雀儿还有个“很好”的习惯,喜欢发说说,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在说说里发表,喜欢跟朋友诉苦自己婚姻中的“种种不幸”。这也是古知受不了的,天天家长里短,能不能有点正能量啊!
日子就在这么些吵吵闹闹中坚持着,迎来了国庆假期,古知打算带着雀儿的妈妈和雀儿的继父一起到X市旅游,旅游完后,去古知的老家拜访古知的父母。古知鞍前马后地做着各种攻略,请教着好友,希望可以尽地主之谊,让自己的老婆和岳父岳母有个愉快的假期。
无奈耿直女婿遇上挑剔岳母和老婆,一路上被各种嫌弃和讽刺,严重打击了古知的积极性。一言不合,大家在X市分道扬镳,各找各妈,古知独自一人回了老家,雀儿和雀儿的父母留在X市住在古知朋友的家里。这时,古知托朋友带了一封自己写的信,给雀儿的父母,表述了自己与雀儿婚后生活的一些抱怨。
日子继续前行,雀儿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孩,他们矛盾也在不断加深,一开始是古知的父母来给雀儿做月子,因为古知的妈妈只会讲闽南话,雀儿只会讲普通话,只好古知的爸爸也一并过来当翻译。
雀儿不满意古知的父母照顾,可能是生活习惯差异太多了。这时让自己的母亲过来给自己坐月子,让古知的爸妈回老家。随着雀儿的妈妈过来,对于古知来讲,就如同在伺候两个雀儿一样,岳母与老婆一起嫌弃自己,对自己各种挑剔,那种场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事,古知被雀儿的生父打,那晚并被雀儿的生父锁在门外,原因不明,小夕只好在这边各打50大板,双方都有错。在孩子出生2个多月后,雀儿强烈要求跟古知离婚,这婚也确实离了,孩子被雀儿的母亲带回C市抚养。
故事写到这,并不是个终点,离婚后的两个人依旧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古知的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离婚。而已经离婚的两个人,依旧同住屋檐下吵吵闹闹,只有吵得烦了,雀儿会搬回生父家住。心情顺了,又搬回与古知住,依旧爱发朋友圈,诉说着自己的生活,或喜或忧,周而复始地反复多次,终于在今年两个人又复婚了。
相识两年结婚,之后生完小孩离婚,离婚后纠纠缠缠四个年头,小孩出生后就一直跟着外婆在C市住。现在两人复婚,不知何时小孩才会回到父母的身边,享受家的温暖。
故事的最后一段,又点名了那个笔墨不多的孩子,是希望那两个还是孩子的父母能快快长大,重视自己的孩子,别让孩子又一次经历雀儿的原生家庭状况。
关于取名:叫“雀儿”是因为我觉得她给我的感觉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特别希望别人给她全部的关注与关怀。叫“古知”是因为我觉得他是个固执的人,用着自己的本性解决着所有问题。
小夕想说,雀儿想过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吗?身上的娇气与不够礼仪显示得淋漓尽致,可这也怪得不她,我想更多是来自雀儿母亲的传承,感觉这几年,原生家庭这类词开始诞生,开始被关注。
她在原生家庭中得不到的关注,就特别希望在古知身上得到双倍的呵护,因此只知索求。所以她如此爱发说说和朋友圈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这是她发那些不愉快的信息的初衷。
古知,感性的人,因为爱可以忽略一切,也略显得不够理智,一条路走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现已经很少人有如此勇气可以为爱什么都不顾。
我赞赏他有勇气不顾雀儿的原生家庭执手进入婚姻,我觉得他是无知者无畏,其实他不懂他得花多少力气才能让雀儿重建安全感。若是他的情商再高点,同理心多点,或许他与雀儿的婚姻就会多点快乐,少点冲突。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本就应该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这点我一直很羡慕国外那种勇于表达爱意的生活方式,当你拥有满满的爱意,水满则溢,你自然会懂得去爱身边的人。
越是长大越是接触更多的事物,我就很反感中国批判式的教育,现在我经常会跟我妈说,别总是批评我,要多夸夸我。被赞美着,也会赞美别人,被爱着,也会爱别人,被感知着,也会感知别人……
无言时,给对方一个拥抱吧,让对方感受你的温度,感受你的一切,细细体会你那些不曾说出口的话!
get新技能:婚后记得给对方父母打电话,那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别说自己害羞做不来,关键是有心!
我有咖啡,你有故事,用我的咖啡品你的故事,期待下一杯咖啡故事,下一个想叙说自己故事的人欢迎留言,也欢迎大家探讨故事中的主人翁,说说自己的见解。
百度小知识:
弗里曼(David S.Freeman)在FamilyTherapy with Couples-The Family-of-origin Approach 提及五项原生家庭的重要角色,让我们了解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1. 人从家庭的经历中,不可能没有情感未了的需要,例如:来自没安全感家庭的,想在配偶身上找到安全感。
2. 我们择偶时是希望在情感上得到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未得到的需要,例如:父母的肯定,需要感到自己独特等。
3. 我们都带着这些未了的情感包袱,希望在新的婚姻关系或家庭中得到解决。
4. 我们在原生家庭得不到家庭的满足,就会只顾索求,没有能力为择偶付出。这看法虽然有点悲观,但是我们如果勇于面对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就有新的动力重新去爱。
5. 关系上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原生家庭未解的结,而多于因为缺乏委身、关心和爱。这种看法或许带有谅解和盼望,当然背后不是鼓励你将埋怨归咎于原生家庭,而是鼓励你去正视家庭遗留下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