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偏远小城到雾都北京,经历了许多奇妙故事。
回首往昔时,思绪万千,感谢经历,成就了现在的我。
在这里系统地回顾我的成长奋斗史,只是希望记录那些深深浅浅的足迹。自2014年到北京求学,这六年来,我有以下经历:影视剧统筹、夜店经理人、品牌公关、创业者、社群玩家、保险经纪人。上述的事情,有的是我大学时期就在做,有的是我同时做两件或三件事情。
在开始讲述之前,希望在这里告诉大家三个人生忠告:
1.躬身入局,但行好事;
2.想做的事情,现在就去做;
3.如果你很焦虑,那就做个创造价值的人。
那我是怎么做的呢?
01
大二的时候,因为机缘巧合,我认识了一些娱乐圈的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得以进入一些剧组担任演员统筹。其实很简单,剧组的拍摄有时需要一些群众演员,而我就根据场景需要,去招募符合要求的“路人甲”。
比如,拍摄咖啡厅场景的戏,就要招募靓丽的年轻男女,这时要考虑颜值身高;如果是拍摄工厂戏,就需要招募年纪稍大的中青年;有时是古装戏,就要考虑演员的头发,不能烫染。
这样的事虽听着枯燥乏味,可却是极丰富眼界的,在这里我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见过形形色色故事与人生际遇。
做群众演员是一项苦差事,这主要体现在几点:地位低,剧组里没人把你当回事儿;工时长,没人知道你几点能下班,遇到能熬的导演,拍个大夜熬死你;收入低,有时你需要拍摄超过12小时的,到手工资也才一百多;至于酷暑里穿盔甲、寒风中穿短袖的非人待遇我们就不提了…
我想说的是,在北京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里,他们是一群边缘人。
休息的时候,我喜欢跟他们聊天,希望我的关注可以为他们带来一点暖意,也一窥他们的生活处境。结果发现他们大部分都很凄惨,为了减轻房租,有的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有的住在北京远郊的平房。
也曾遇到一个同乡的小男孩儿,他才不到二十岁就辍学了,独自一人闯到北京。他来时身上就带了几百块钱,付不起房租,刚开始就睡在一个大排档边上。当我为他感到惋惜,他笑着对我说,“现在好多了,我在三里屯租了一个床位,一晚50块,就是每次外出都很担心,很怕晚上回去自己的行李被同室的人拿走”。
那种日租的床位我知道的,一间屋子里面住六个人,流动性极大,你永远不知道今天住你下铺的人,今晚还在不在。
这段经历中,我见到了一种颠覆认知的人生际遇,我知道世上有些人过得不好,但我不知道竟有人要遭遇如此凄惨的经历;我知道世上有些人处于边缘,但我不知道有些人居然是那么多人。
那以后我明白,许多事情,不亲身经历过是永远不懂的,不亲眼见过是永远不信的。所以,我喜欢上了听故事,尤其是真实故事,真实的力量使人成为一个勇敢、善良、丰富且具备同理心的人。
倘若有机会,希望可以做一个专栏,去讲讲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却不被人看到的边缘人的故事。
02
下面希望讲讲我的夜店故事。
在年少轻狂的时候,我很向往那里面的世界,感觉那是一个香车宝马、纸醉金迷的地方。酒精、荷尔蒙和躁动氛围的弥漫之下,心中很容易升起一股豪气,会让人觉得全世界都是自己的。
后来,经历慢慢丰富之后,就变成喜欢里面的江湖气,喜欢站在夜店的高处发呆,看下面颠倒的众生。每注意到一个人,我就在想,这是个怎样的人,遇到过什么故事,是怎样的原因让他到深夜里买醉。
为了探索这里的故事,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把工体当成社交场,组织了大大小小近百场活动。因为当时还在工作,所以活动都在周末,也就是说我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工体,不曾间断。
我将这项活动定义为陌生人社交,在知乎和豆瓣上招募喜欢夜店的raver,迄今为止在夜店活动中认识了近千位陌生人。
有时,我觉得这里就像我的“深夜食堂”,来自天南海北、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人,从网络上看到我发起的活动,走到线下与我相遇。在这里,他们卸下现实中社会角色的伪装,抛却世俗生活的压力与烦恼,而“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讲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有位姑娘在18年的12月份参加我的活动,时隔一年以后,在19年的12月份再次见到。
当收到她的微信,“XX,今晚有局么?”
我其实十分诧异,也很激动,诧异是因为过去的一年中很少联系,感动是因为我知道就要久别重逢。
我知道,她一定在现实中遭遇了什么,想到这里寻求解脱。但是当我在夜店见到她的时候,也没有问她,就是给她倒了杯酒,然后干杯。我们没有聊什么,但彼此都知道,所有的委屈、不甘和无耐都在酒里。
我认为这是夜店里江湖气最具象化的表达方式。
经历是一种奇妙的东西,这里认识的朋友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的来自互联网大厂,有的来自各大高校,有的来自传媒娱乐,其中也不乏一些行业大佬。
除了一起玩乐,我也喜欢听他们的故事,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工作,认识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寻找好的故事,听听我与陌生人、与其他行业的人在人生际遇中的差异。
幸运的是,在这里的确听到很多故事,也建立了一些优质的资源和人脉,在这里遇到的很多人,后来成为现实生活中推心置腹的朋友,在工作与生活中帮助我良多。
PS:通过夜店活动,我认识了上千位陌生人,这是一项极其有趣的体验,直至现在我还在做这项活动,许多知友都曾到线下与我相聚。很有趣的是,有许多朋友在我的活动中脱单,这一点让我始料不及,无论任何能够为大家创造价值我也很开心,嘻嘻。
可工体始终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在这里也遇到一些不太好的人、不太好的事儿,我在女生蹦迪都是带着什么目的去的?写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03
因为我是个喜欢探索,自认为很酷的人,所以一直都在找一些有趣的项目,一方面补齐自己未曾体验过的人生,一方面创造更多价值。
恰好看到奇葩说节目统筹、资深社群玩家、跨界青年,也是我的商业导师@宇兄的一个项目,他想做一家花店,类似花点时间那种模式,但是又有很多差异的众筹花店。
在了解整体商业逻辑和市场策略之后,我加入了。我们在北京最繁华的地段,号称宇宙中心的五道口开了一家安静的花店。
尽管很辛苦,但是成长很多,也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出于隐私考虑我就不点名了,反正包括某传媒公司创始人、操盘千万PV的网易高编、创投资本的负责人等。
当我真的创业,就发现很多问题是从未预想过的,而且是过往经验中从来没有范本的。这逼的人不得不进步,不得不像救火队员一样,去解决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在这段经历中,我开始对商业有了更深刻、多维度的了解,以至于得到了很多人生感悟,也为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解决方案。直白点说,创业经历使我变得更值钱了,而且是呈几何递增的值钱。
04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我离开了FU花店的大家庭,开始了新的探索,那就是成立柠檬学社,做一个社群玩家。
柠檬学社真的是我一个很有趣的想法,最开始我将其定位为一个陌生人社交平台,通过自己的朋友圈扩散出去,让这里成为北漂青年聚集地。在周末的时候,我会组织线下活动,比如“租一座别墅,找到十几位陌生人,一起在别墅里度过一天”等有趣的想法,有时候我也不定期组织饭局、酒局和分享会等。
在这里,参加活动的朋友一方面可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去认识更多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人,另一方面也在这里排忧解难,找到你可能需要的资源与人脉,同时也能从优秀的同龄人身上学到他们成功的经验。
简单来说,这里创造的价值是:社交+娱乐+资源+学习,我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创想。
05
但是,我今年尝试的主题是互联网保险,并且已经与许多保险行业的大牛达成协议,实在没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去做社交活动。
所以,我将柠檬学社更名柠檬事务所,今年将在这里普及保险知识,培养保险观念,教大家如何运用保险杠杆,成就幸福人生。
之所以跨界做保险,还有一点是因为受到罗振宇老师做时间的朋友的启发,保险是一种“人链接人的事业”,这与我过往的人生理念不谋而合。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觉得自己过去的经历中,无论影视剧统筹、夜店经理人还是品牌公关和社群活动,一直都是在做人链接人的、极其考验信任的事情。
有那么多陌生朋友从网络上看到我的文字,就能走到线下参加我的活动,尤其是夜店活动,这需要极大的信任感。当我扪心自问,如果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夜店活动,那我一定觉得奇怪,不太敢去参加的,毕竟夜店本就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
其实最让我感动的,是有很多女孩儿的信任,尤其是有姑娘独自一人抱着极大的信任来到夜店活动,我也只有尽心尽力保护大家。
还记得有一次,有姑娘在我的活动中喝醉了,躺在卡座上不省人事。有人趁她喝醉,想要动手动脚,被我呵斥着拦下,然后我将姑娘搀到包间躺下,等她醒来之后打车送她回家。
哈哈,讲这些就是想说,很感激大家的信任,很庆幸还有那么多人相信世间的善良与勇敢。
所以,我选择了保险,因为这个行业跟夜店一样,受到世间很多偏见。
由于早期保险行业的乱象,保险经纪人的不择手段,让很多人觉得保险都是坑人的,所以我希望能在这个行业作出一点贡献。
06
当然,更重要的是,一份保单承载的是投保人的信任,和一个家庭的幸福。我希望能够在这种信任中,实现个人价值,为每个遇到的人提供专业且完善的保险服务。
另外,我更喜欢的是与人产生牵绊,关于这一点罗振宇老师是这样说的:
说个我的亲身体会,今年,我也买了一份保险,就在我要提笔签字的那个瞬间,对面的保险客户经理突然笑眯眯地跟我说了一句话:罗老师,你想好再签字哦。你签了字,我可要服务你20年咯。
注意,是整整20年啊。在这20年里,我出险了他得帮我报案,我身体要有点情况他得帮我联系医院,看完病拿着我的各种证明、清单、发票、分割单,去理赔报销。
是呀,每当我签出一份保单,那么就要与客户建立长达几十年的联系,这样我们可能成为终生的朋友。我们的联系将不限于这份保单,更重要的是相知相识。
以后当你遇到别的需求的时候,我也会尽可能为你提供帮助,甚至可能会一起创业,一起做很多有趣多金的项目。而且我相信,凭借我的资源,也一定能带来更多附加值。
好了,今天讲的有点多,暂且就到这里吧。如果你现在正处于迷茫,不妨看看我别的文字,我讲了很多亲身经历的感悟,相信会对你有益。
祝你好运,亲爱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