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跟人打交道,聊天说话,最讲究个方式。学会打开正确的说话方式,还真是个技术活儿。
01
A小姐是个特别心直口快的人,有时说的明明是大实话,却能把人活活气死。
A小姐父亲年纪大了,心脏不好。有一次病发住院,孩子们轮流去照顾他。老人觉得自己给孩子添麻烦了,过意不去,自责不已:“我要是没得病就好了。看把你们忙的。"
A小姐这么劝他:“老年人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的,总要得一个,不然怎么死得了?"老人当时噎得半天没话,有点受不了,闺女这话倒是没错,可这不是住院治疗呢么,咋就一下子说到死了呢?
结果两人闹个不愉快。哥哥们知道了,都怪她不会说话。老人干脆也不让她来医院照顾自己了,怕自己没病死先被气死。
《新约.马可福音》里说: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
A小姐的说话方式,弄得一家人一时不愉快,大家能原谅,也就和和气气。不能忍的,可不就得纷争不断,鸡飞狗跳?
02
c先生在单位工作,勤劳肯干,任劳任怨。和同事相处,谨言慎行,小心翼翼。
下班回到家,则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一样。
妻子喊他下楼买盐,他一脸不耐抱怨道:“自己不会去买?上了一天班,累死了!"妻子也不跟他计较。
吃完饭,他下楼散步,让他把垃圾带下去,他又抱怨:“每天都是我去倒垃圾,垃圾归我一个人包了是吧?"妻子自己默默拿去倒了。
c先生在家频繁抱怨,孩子耳濡目染,也学会了。
抱怨老师:怎么每天布置这么多作业?学习太累了!不想学。
抱怨爸妈:衣服不好看还不买新的?每天都吃同样的菜,不吃!同学爸爸开车接送他上下学,为什么我们家不买一辆?
累了烦了,情绪不佳,你就别说话,做个静静地美男子挺好。孩子就是山中猴,见猴学猴样,见人学人样。成猴还是成人,不就是先看大人是啥样儿?
03
鲁迅说: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鲁迅先生这句话后半边,大概说的就是我。
我是两个淘气宝的妈,在家就是扑克牌里的大王,孩子就算凑成一个炸,也得归我管着。
大孩子七岁,不爱刷牙,每天早上叫他刷牙都是命令的语气:快去刷!往往要催个好几回。可是越着急上火,他越磨蹭。
有一次,我牙疼,正做着微信上很火的那个捂脸的动作。他很奇怪,问我怎么了。我说:“妈妈小时候不爱刷牙,牙齿长细菌了,正在咬我的牙。你也不爱刷,明天就会像我一样。”
孩子立刻跑到洗漱台拿来他的牙膏递给我:“妈妈别怕,我有伢牙乐,可以打败细菌!”然后我俩手牵手高高兴兴去刷牙了。
别以为孩子啥也不懂。蹲下来好好跟他说话,耐心引导,他才会顺服。比起每天勤练狮吼功,可是省力气多了。
04
你好好听我说行不行?
你到底有没有听到我说什么?
为什么我说一百遍你都记不住?
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反问句子?常用反问句说话的人,你要一辈子都这样说话吗?
让我们闭上眼来品一品反问句所含的情绪吧。爱人说,师长说,孩子说,别管是谁说,怎么听都有点指责的味道,有点盛气凌人,也有委屈的意思了。
通常这么一问,被问的人可就要遭殃。同样反问回去是个什么效果?
“你好好听我说行不行?”
“我怎么不好好听你说了?”
“你哪里好好听我说了?”
“我哪里没有好好听你说了?”
“你这个态度是好好听我说吗?”
“我这个态度怎么就不是好好听你说了?"
……
哎呀妈呀,让我一个人好好晕会儿!
世界著名作家海明威说过: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就是啊,双方都这么说话,谁也不先闭上嘴,就算是吵到时间倒流地球反转宇宙重组,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啊。良心忠告。
05
好好说话到底有多重要?
一起来看看这位智慧老人是怎么说话的。
他是一个退休的德高望重的老校长。他喜欢热闹,喜欢分一些人生智慧给那些还在赶路的人。
老人去世后,一位邻居分享了一件有趣的事:
他住在老校长的楼上。孩子在学琴。练琴枯燥无味,每天不先打一顿就没有动力。很是头疼。
老校长知道了,有一天上楼来,给孩子带来许多礼物,跟孩子说:我每天免费听你弹琴,这点礼物算作感谢吧!谢谢你让我每天都可以听到这么优美的琴声。
从那以后,孩子练琴再也不用打了,他因为有人愿意听他弹琴而变得很努力,并且最终拿到钢琴十级的证书。
好好说话就是这个范儿!让人如沐春风,让人动力十足,让人愿意听,还乐意听。
不好好说话,那就等于开启互害模式。
06
在外好好说话,回家也要好好说话。
好好说话就是要先好好思考,能不能说,该不该说,要不要说,怎么说;什么语气,什么表情,什么姿态;哪种场合,哪种境况。
讲真,这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儿,得认真琢磨。
好好说话体现出一种看不见的精神风貌,存在于家庭日常生活中。通过耳濡目染,对家庭成员浸熏影响,有着润物无形的意义。
《魏书》中的“渐渍家风”,很好的诠释了家风的形成过程。一个家庭能不能形成和谐、文明、健康的好风气,就看家庭成员之间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在家到底要不要好好说话?你的地盘,你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