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时候,最盼着过年了,回到家里有妈妈买的新衣服,爸爸烧的一桌好菜,那时的自己就算成年了,也能像个孩子一样被保护着。
工作以后就不一样了,妈妈买的新衣服总是太粉嫩,上班根本穿不了,而爸爸总是边炒菜边数落——都多大了,还不学学做饭,以后嫁人了看你怎么办。
小林在外工作三年了,也就过年能回家见见爸妈,而临到过年,适龄的青年男女总免不了面对同一个问题——找对象。
这不,大年三十还没到呢,妈妈的“催婚”电话就来了。
“女儿啊,快过年了,哪天放假回来啊?”
“得等到年三十呢,我定了机票,下午就到。”
“啊,那我和你爸去接你去,”语气里透着显而易见的兴奋感,“怎么样?乖女儿,这次回来有没有给妈妈带什么惊喜呀?”隔着电话小林都看到了妈妈挑着眉的坏笑表情,自然明了她说的“惊喜”是什么了。
“没有,我天天忙的晕头转向的,哪有功夫啊。”
“哼,楼上张阿姨家的女儿,工作不也挺忙的嘛,也没见人家耽误事儿啊,人家去年就领回一个了。”
“光领回来有什么用啊,这都一年了,也没结婚动静,八成是黄了。”这已经是这一年里妈妈第n次提起张阿姨家的女儿了,小林语气里不免有些不耐烦。
“结不结婚好歹人家也处了啊,你看你,都26了,还不知道谈个对象。”
“我不急。”
“是是是,你不急,我说不过你,不过啊,妈妈都给你安排好了,陈阿姨家的儿子,今年从国外回来了,高材生,我和你陈阿姨都约好了,一过完年啊,就安排你俩见面。”一说到这些话题,林妈妈就兴奋的不得了。
“妈,那陈阿姨的儿子您又不是没见过,您乐意啊?”
“我咋不乐意?你想的那些外在条件都不是问题,人好就行了,妈妈这都是为你好!”
......
挂了电话,小林犹豫了:也许妈妈说的对呢,总要相处相处,才知道合不合适嘛,况且,妈妈都是为我好,我暂时放放自己的喜好,试试说不定有新发现呢。
晚上吃过饭,闺蜜打来电话闲聊,神神秘秘的说她听说了一段“虐恋”——
女孩24岁,父母都是老师,家庭条件不错,可偏偏喜欢上了一个比她大十岁的男人,对方家庭条件很差,女孩的父母不同意,把她锁在家里,可还是不能把俩人分开。
女孩为了跟他在一起,离家出走、自杀、跟父母断绝关系......种种极端都试过了,后来家人没办法,终于同意让他们结婚了。
小林十分不理解这种“放着好日子不过”的做法,家人阻止,总有家人阻止的道理,这么闹真是一点都不理智,还让全家人都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笑话。
可闺蜜却说,“人家那姑娘说了,她乐意。”
这个故事确实不被很多人理解,因为这个世界总是“为你好”太多,而“我乐意”太少。
我们无法拒绝他人的善意,更无法控制自己对所爱之人“倾囊相助”。
小林回想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似乎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家人长辈们替自己挡住了很多“风险”。
中学的时候,小伙伴们约着周末一起去爬山,可林妈妈说:“你们都是孩子,去爬山遇到危险怎么办?不能去,妈妈这都是为你好。”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小林想报绘画,从小她就对画画的世界充满好奇,可林爸爸说:“学绘画有什么用?画画能当饭吃吗?当个兴趣爱好就行了,报经济学,以后考银行,小姑娘稳稳定定的,我这都是为你好。”
后来大学毕业了,小林想出国进修,可来家里做客的叔叔说:“去国外有什么用啊,不过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还不如你在国内找个公司从基层做起呢,这可都是你叔我的经验之谈,我们都是为你好。”
她从没用“我乐意”来坚持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摘掉所有“为你好”的标签以后,她觉得自己似乎只剩下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变成了一个被“善意”填充的傀儡。
其实没有人无权选择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也没有一丝潜意识教唆我们去接纳他人的意见,我们只是在不断地自我设限,不断地催眠自己不能拒绝他人“为你好”的善意。
于是我们将所喜、所爱、所好,统统压抑在我们自己也无法察觉的角落,不允许它们跳脱出来组成一个真实的自己,因为我们害怕伤害那些善意的人。
但用真实的自我作为代价,真的不会让这份“善意”变得太过沉重吗?
而作为同样愿意倾尽所有去为所爱之人行尽好事的我们,又是真的在意自己的付出会被接纳和感激吗?
我觉得,别用真实的自我作为成全他人的代价,也不要将自己的善意强加于人,可以引导,可以建议,但更要尊重每个人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所以,在这个“为你好”太多,“我乐意”太少的世界里,你愿意接受“为你好”,还是愿意高喊“我乐意”?
By: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