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自我修养:顶天立地的蝙蝠侠,润物细无声的贝尔

克里斯蒂安·贝尔是一个容易被低估的好莱坞演员,尽管早已是世界明星,但他的价值远远大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他是一个忠于角色和剧本的演员,在表演中往往喜欢收敛住自己的特点,而重点表现角色的特性,这一点他和老前辈丹尼尔·戴·刘易斯很像。但这样做的缺点就是很容易让观众只记住角色的存在而忽略了演员的努力,这是贝尔最吃亏的地方,在很多次巨星间的对决中,贝尔好像永远是最受伤的那一个。

《杀戮战警》:克里斯蒂安·贝尔VS塞缪尔·杰克逊

塞缪尔·杰克逊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和表演张力的好莱坞黑人演员,长期饰演个性十足无所畏惧的联邦警察,一般人跟他搭戏根本压不住他,何况但是还只有20几岁的“菜鸟”贝尔。《杀戮战警》讲述的是身为富家子弟的贝尔任性杀死黑人后却成功逃脱了法律制裁,而身为特警的塞缪尔·杰克逊则用尽千方百计把他捉拿归案的故事。电影中贝尔虽然饰演的是终极反派但在气场上跟杰克逊有明显差距,只能算得上电影里的一个配角。贝尔把角色身上的张狂,自私和胆怯演绎的相当到位。但参考《一级恐惧》里“菜鸟”爱德华·诺顿的表现,贝尔的这个角色还是略显单薄。

《决斗犹马镇》:克里斯蒂安·贝尔VS罗素·克劳

美国西部电影是最能塑造经典英雄的电影之一,茫茫大沙漠,一匹马,一把枪就是一个传奇。然而在《决斗犹马镇》中这个传奇只能是罗素·克劳,注定了与贝尔无关。《决斗犹马镇》改编自老牌的美国西部故事,讲述的是罗素·克劳饰演的江洋大盗被贝尔饰演的瘸脚农夫押送自犹马镇的故事。电影里罗素·克劳是反派但却是最大的英雄,拥有最好的枪法和最强的大脑以及最忠心的随从,整个剧情都在为刻画罗素·克劳而服务;而贝尔虽然是正义的一方,却因为背负着太重的生活压力而变得唯唯诺诺,电影并没有把他当一个传奇英雄来塑造,但却把他刻画成了一个伟大的父亲。

《公众之敌》:克里斯蒂安·贝尔VS强尼·戴普

《公众之敌》是一部与《决斗犹马镇》有点相似的电影,电影都是更注重反面人物的刻画,而这次的反面人物是美国历史上最胆大妄为的银行劫匪约翰·迪林格,由强尼·戴普主演,贝尔又回到了自己最擅长的男二号警察身份。《公众之敌》给了强尼·戴普大量的剧情和特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留给贝尔的戏份自然不多,两人甚至在电影里的正面对话都寥寥无几,但这些对于贝尔来说并不重要,电影需要的是他塑造一个正义、勇敢,刚毅的联邦警察形象,而他做到了,警察需要的就是破案,其他什么已不重要。

《蝙蝠侠之黑暗骑士》克里斯蒂安·贝尔VS希斯·莱杰

《蝙蝠侠之黑暗骑士》是所有蝙蝠侠电影系列里最精彩的一部,但真正成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里有最好的蝙蝠侠,而是因为这里有最好的小丑希斯·莱杰。希斯·莱杰是贝尔的后辈,但是在《黑暗骑士》中却抢走了贝尔的锋芒,一方面这与希斯·莱杰天才般的表演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蝙蝠侠的自我定位有关。《黑暗骑士》里的蝙蝠侠是所有超级英雄里最低调的一个,除了不停的与罪犯搏斗基本上看不到他的其他感情,某种程度上讲贝尔在《黑暗骑士》里扮演的似乎只是布鲁斯·韦恩,而一直戴着面具的蝙蝠侠似乎只是一个特技演员。

《致命魔术》:克里斯蒂安·贝尔VS休·杰克曼

贝尔并不是在所有的双雄对决的电影里都略显平淡和吃亏,他是一个为角色而生的演员,角色需要他平淡的时候他就会平淡,角色需要他爆发的时候,他就会爆发。《致命魔术》中他与金刚狼休·杰克曼的对决就完全占据了上风。《致命魔术》讲述的是两人为了成为最好的魔术师在相互竞争中慢慢的走火入魔,丧失了人性与道德最终走向毁灭的故事。电影中贝尔与休·杰克曼两人处处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但贝尔的角色似乎显得更阴暗和卑微一些,为此他经历和承受的痛苦也更多一些,塑造的形象也自然的深刻和立体一些。

克里斯蒂安·贝尔应该是一个导演们最喜欢的演员,给他一个剧本,他就能还你一个你想要的角色。你让他胖他就胖,你让他瘦他就瘦。仿佛春雨一般,不争不抢,默默的用自己的汗水滋润着整个剧组,镜头里他是顶天立地的蝙蝠侠,镜头外他是润物细无声的贝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