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再一起看一下,什么是“华”。
这个字呢,是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上边的“化”。
在甲骨文中,用两个“人”来表现的汉字有这样一个比较集中的描述,叫——相随而从,相对而比,相背而北,相转而“化”。
其中,“化”呢是通过人的首尾对调,来描述一个动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最初用来表现从无到有的质变,比如: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但“化”并不局限于用来表达“质变”,而是更深刻的用来强调这个“由无到有,逐渐积累“的过程本身所需要的必要时间和自然影响。
我们说:教行於上,则化成於下。
也就是说,无论在道德风气还是文化修养上,都需要通过花费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才能最终达到一种或“自然流淌”或“出口成章”的自然成果。
也正是因此,但凡提到“文化”“教化“,就离不开对“环境熏陶”和“富饶土壤”的格外重视!当然,既然化能够实现对量变到质变的完整描述,这种完整也自然可以引申为生命的终结。比如陶渊明的《自祭文》里有一句“余今斯化,可以无恨”, 意思是说“我现在死了,可以没有遗憾了”。这里的“化”就是“死”委婉的表达。
至于“活化”中“化‘的含义呢,还希望正在看节目的您,自行解读,我就不废话喽。
讲到这儿,作为素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天朝子民,是不是觉得,咱们中华的华字除了发音外,应该跟化乃至文化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或许正是因为这两个字的简体形式上出现了,纯天然的撞脸,外加我等强大的民族自尊心,才造成了这种无从避免的“望文生义“。
当我们将“华“还原成篆书的时候,会发现,它和”化“之间,我们脑洞出来的关系,还是蛮稀薄的。
其实,华在甲骨文中用来描述的是“木荣”,“十”就是植物生根发芽的支撑。上面的各种“小手”,表示的花草树木这类植物的繁荣,光彩照人之相。
《说文解字》中,华的本意是:泛光。
而且这种泛光是有所依附的,就好比,叶子挂在树干上,起着装饰作用的感觉。
因此就有了华的引申义:指一切类似泛光的现象。
而且这种泛光的现象是无止境,一层一层,一圈一圈向外扩散的并且。随着这个光圈的逐渐蔓延,朦胧感和神秘感也随之浓厚起来。
最终,成为了我们华夏民族谜一样美的灵魂的表达!
我想,中华不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
它们的结合,包含着我们对独立,平等,自由的认知和坚守;
包含着历史演变与文化积累过程中,智慧,道德和修养的沉淀。
更包含着我们对自己隶属于这个神秘而伟大的民族的一员的骄傲!
(鼓掌…完)
Ps:本节目以视频的形式在优酷上发表,如果喜欢可以搜索观看;我的微信平台是:读独斋。不闲聊,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