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问岁数的时候,一直强调自己才29周岁,拒绝承认已经三十岁的事实,直到今天,发现不用再去否认了,因为我的思想已然是三十岁的思想,辩解已然没有任何意义。
一家人从外边回到家,小朋友准备去练琴,婆婆说会有老乡来家玩。考虑了下,决定先带小朋友练琴,想着如果老乡来可以婆婆陪嘛。于是出门,婆婆却说:"别人来玩了,你们倒好出门去了。"听完心塞,却还是带着小朋友出了门。
因为是周末,决定就将学过的练一遍就好,弹到最后两首曲子的时候,来电话说客人到了,于是刚好,练好回家。
回家的路上不知怎的,心情突然就豁然开朗了,仔细想想,大概是因为我没有委屈自己去讨好他人的结果吧。当然,先澄清一下,这里说的讨好不是不接待不接待不礼貌,而是说,为了等,放弃自己原有计划,无所事事的坐在家里等待,以显得我们有礼貌。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先试想一下,如果我坐在家里等待的情形吧:
等了很久,他们因为另外一些事情迟迟不来,于是我们无所事事的一直等着,越等越心塞。
好不容易等到来了,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而我心里却一直惦记着什么时间去练好呢?会不会弄到很晚呢?怎么委婉的表达我们还有另外的事情呢?
玩好以后,小朋友已然迷迷糊糊,练琴时间乱弹一通,毫无章法技巧可言。效果不好不说,还让我们的孩子凭空多挨了批评,我自己凭空多积了一腔的怨气,何必呢?
而选择先去练琴,(当然解释一下,在此之前,我们事先做过所需时间分析的,)等到客人来了再回家。虽然回到家的时间稍微晚了五到十分钟,可是接下来,就可以尽情的玩耍而不用担心TO DO LIST上没有勾选的对象了。
而我在回程路上更多的分析了自己的行为模式,而不是抱怨生气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被照顾了。而不是被委曲求全的去讨好他人。
这里当然不是要教大家不重视邻里亲友的关系,而是想给自己一点提醒"一切情况,不要委屈自己,不要为了所谓的人际关系让自己感觉苦大仇深。
并非人际不重要,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但前提是我们要先物有所值。每一天在酒店门口殷勤的接待客人帮忙运送行李的人,99%经过的人不见得会心存感激的说谢谢,更不用说动用自己的能力帮助门童解决问题的。
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目标,友善待人,对朋友真诚友善,但是,如果可以,不要委屈自己去讨好他人。因为那份委屈会慢慢长大,要求对方同等或是更多的回报。本来我们自己就能照顾好自己,最后却变成委屈自己然后期待别人的恩赐,太卑微也太不划算。
终于不再拒绝承认,三十岁已然来临。更多的对自己时间的真实,更多对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的关注,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生活,感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