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拖延症,想法过多,行动过少,在做这场(也是首场)故事会前从绘本选择到装备,场地想了又想,从手上的绘本跑跑镇到好饿的小蛇又到公鸡的新邻居,最后定位公鸡的新邻居,面向2——6岁幼儿
可听对象广,故事具体悬念神秘色彩可渗入多一点互动和提问环节!在教案改了又改后,最终在今天早上在公园实践完成!
小朋友:6位左右2---3岁亲子(老人带孩子)
教学目标:通过公鸡与猫头鹰两个生活习性和作息时间不同的两个动物如何交流沟通,让小朋友学会勇敢交友,认真想办法,美好的友情要时间与耐心
封面

1.暖场和导入,
有准备hello song 做为欢迎准备歌,但手机声音太小,今天入公园讲故事小朋友也是临 场邀约参与,公园这一角孩子并不多,远处也有老太太带孩子跳舞的但歌舞声太大,选定稍安静的场地后,席地而坐,开始让小朋友坐下, 一开始都不敢入坐,只是站着,后来邀请老人家也坐在垫子上,小朋友也陆续坐下,气定神闲后我说咱俩现在故事开始吧!首先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在我的引导下,大家都走上前来,勇敢的介绍了自已! 在故事开始前先来猜个谜语,“头顶大红冠,身穿花花衣,每天早晨把歌唱,人人听了忙穿衣”是什么小动物呢,小朋友们居然都猜不到,一位老人家圆场说孩子没学过,不会!(可能确实难了哈哈才2岁3岁多的娃!)我告诉他们是公鸡,孩子们恍然大悟,这时我接着问公鸡是怎么叫的,有2个孩子立刻来劲了“喔喔喔”的学了起来,我说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就是一只公鸡,随即拿出绘本的封面,让孩子观察,看到什么? 有什么区别? 小朋友一个个的认真观察着,说着…
勇敢的对大家介绍自己

拿着玩具就上来的

绘本讲读

孩子都靠了过来,垫子上快坐满了
2.绘本讲读
采用互动与提问式,在讲完后提问:
1、为什么公鸡在开始总是见不到他的新邻居(有一个小朋友把书内内容稍复述,很棒)
2、想还有什么是夜行动物?和猫头鹰一样晚上出来活动(小朋友们都纷纷说一些动物名字,还有一个把说自己是早上起床晚上睡觉…,哈哈~)
3.活动拓展延伸
带领大家一起做了《找朋友》的游戏!
1.整个环节掌控还行,故事节奏还要再慢点才好,让孩子多思考多回答,锻炼语言能力。
2.有针对性的召集一些朋友来听故事会效果更好,小朋友会更快溶入进来!
3.走的时候有老人教孩子说谢谢阿姨!游戏环节孩子配合可好了,绘本的游戏精神要贯彻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