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读了一本书,《幸福的种子》。作者是彭凯平,他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国际积极心理学联合会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中国理事,代表作有《孩子的品格》《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等。这本书被定义为心理学的入门级作品,将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心理学历史、心理学相关概念、社会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等,一旦你掌握了这些知识,并且应用到具体生活中,你的收获会让你想象不到,用作者的话讲就是种下幸福的种子。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心理学。对于心理学,作者告诉我们,它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必须作出区分。比如说"什么是心理学"和"心理学是什么"。从哲学意义上讲,当我们问"什么是心理学"的时候,指的是作为"心理学"这个概念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而"心理学是什么"指的是"心理学"这个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所形成的诸多关于"心理学"的不同阐释的认知总和。当我们知道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以后,我们就知道了对于心理学我们可以去探讨它本来的样子,也可以去探讨它的整个历史。
如果大家觉得比较难懂或者太专业了,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了解心理学,那就是哪些不是心理学,这样可以避免我们走进一些误区。
首先心理学不是看相。很多人见到心理学家,总是爱问一个题:"猜猜我在想什么?"作者的回是:"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我知道75%没有学过心理学的人,在见到心理学家后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因为心理学的目标不是个案,它是研究大众心理及普遍规律,遵循的是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即在随机事件大量的重复出现中,往往呈现出几乎必然的规律。举个例子,一个经济学家会不会告诉你股票哪天会涨,但是他会告诉你出现什么情况,股票会有多大的概率能涨。
其次,心理学也不是用来算命的。算命是一种迷信,是伪科学,心理学强调证明、证据和证伪。他除了心理咨询以为,还包括方方面面,比如教育心理学、军事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
最后,心理学的研究本身并不是常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做过一个实验,说一个女孩大学时候学习哲学专业,对社会问题感兴趣,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然后将这个信息告诉被测试者,请他们判断这个女孩最可能一下两个选项的哪一个。第一,在银行做一名普通出纳员;第二,在银行做一名普通出纳员的同时,还参加女权运动。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女孩会选择第二个。但最终结果是这个女孩并没有选择参加女权运动。这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凭直觉和经验作出判断时,容易产生偏差。
那么心理学和其他学科有什么不同的呢?作者一共说出了三条,其中第三条最形象也最直观,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第一,心理学总是显得不那么系统,也不是那么浑然一体。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杰出教学奖得主亨利·格雷特曼把心理学描述为"一个松散的联合在一起的学术王国,它横跨了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国际上最大的心理学组织美国心理学会的分支机构多达 56个,因此它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彼此联系却又各自独立。第二,心理学太容易让人们对它的定义充满疑惑感﹣﹣似乎它什么都干,又什么都干不了。因为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直接经验,而其他学科研究的是人的间接经验。但是我们在研究心理学的时候,因为它的主观性,所以必须用实验的方法来进行。但是现实世界是我们无法用实验手段来模拟的,所以来自心理学的有关结论的普遍性会让人产生怀疑。
第三,心理学"太爱多管闲事"。这就是我说的形象和直观的一点,作者用了一个蒲公英模式来进行比喻。其他学科都必须用树的形式来进行认识,而心理学就像是﹣一株蒲公英,它生发于一个最基础的根基-﹣科学态度,然后在其中酝酿更多的种子﹣﹣对人类认知、行为的好奇与发现。在这些种子成熟以后,就会飞离母体,飞向更广阔的空间,并继续酝酿新的种子。在时间和空间的不断延展中,心理学的蒲公英家族会不断的壮大,它分布的更广,参与的更多,揭示的也更多。
虽然心理学的定义非常宽泛,但是作为一门学科,我们还需要对它进行界定。作者告诉我们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过程的科学。心理过程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学习、理性判断、决策、情感情绪活动、社会行为、道德意识等。
心理学研究很长时间一直存在负面偏差,比如说主要是研究抑郁、焦虑、恐惧、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认识到我们应该同时研究一些正面、主动、积极的心理活动,比如创新、想象、幸福等,这也是作者的研究重点,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心理学是怎么发展到现在的。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它作为一个学科的标志性事件是1879年,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但是心理学的思想根源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甚至更远的时代。比如亚述人的"梦书",古印度的《奥义书》,以及古代中国的《尚书》《左传》《国语》都是解释了有关心理学现象的书籍。
同时,心理学也在成为一门学科之前,一直是很多哲学研究的内容。其中有三位哲学家影响深远,他们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提出的"教师不是向学生灌输真理,而是帮助学生发现真理的思想",为今天的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关于如何更好的学习与建立师生关系提供了早期参考。柏拉图提出了提高我们对世界认识的精确性的唯一方法是测量与演绎推理,可以说是为现代心理测量学的发端奠定了最早的思想基础。亚里斯多德提出了归纳法,是心理学至今为止的经验主义科学伦理的的原则。
另外在心理学的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心理学都与医学、生物学和神经学有着密切联系。像我们熟悉的古希腊的最著名的医生希波克拉底,它的"体液学说"成为了后世心理治疗方法的指导基础。后来一名叫克劳迪亚斯·盖伦的医生和解剖学家,继承、传承并链接了希波克拉底的思想,并提出了"气质"这一概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