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老师:蜜读团队
他们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他们心怀阳光、执着勇敢;他们是文学的信徒,书海里的书虫,梦想的践行者。志在开发让人更轻松、更简洁、更高效的阅读方式。
今天推荐阅读的书是《枪炮、病菌与钢铁》,英文简称为 GGS。
这是一部极具开创性的作品,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以震撼人心的力量,以独特的视野与思维来审视人类的历史、文明的发展。因作品的突出价值和重要性,获得 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
这本天才的人类学著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在学界、人文社科领域深受推崇。我们所熟知的《人类简史》,就是受这部作品的启发而写的。当然,《人类简史》的行文更为流畅,而《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是典型的论文结构。
这是一部集多学科综合知识于一体的书,相比于书中的新颖观点来说,这部作品更有价值的是其中的论证思维与方法论,为人类书写历史提供了另一种模式。
既然是一本人类历史书,为什么书名叫《枪炮、病菌与钢铁》呢?人类的命运又和枪炮、病菌和钢铁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中的一个小故事和一个问题:
故事发生在 500年前的南美洲,一群仅仅由 168名西班牙士兵组成的流氓散兵,面对拥有八万军队的美洲印加帝国,杀死了对方 7000多士兵,并且俘虏了他们的帝国君主。
能“以少胜多”到这种程度,太过传奇。书中分析,帮助西班牙人在如此悬殊的人数差距下以少胜多的,表层原因是枪炮、钢铁武器和马匹这些因素。这也就是书名的来由。
问题是作者在新几内亚做田野调查时,遇到的一个政治人物耶利提出来的,为什么是白人生产的货物占领了新几内亚的市场,而他们却几乎没有生产出自己的货物?
将这个问题推而广之,表述为: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大陆的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换言之,为什么是欧洲白人征服美洲、非洲、大洋洲,而不是中国人、非洲人、印第安人?其原因仅仅是枪炮、病菌和钢铁吗?
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这本书的核心所在,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作者来一场历史穿越之旅。
前文说过,本书的结构是典型的论文式结构。读这样的书,就得先理清其中的论证思路。如果读者只想了解其中的结论,可以先阅读目录,再看看序言与最后几章,就能把作者的思路与答案理出来。当然,读这样的书,一幅世界地图是必备的工具。
每个人看历史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作者是如何层层分析、抽丝剥茧般的拔开人类历史长河的迷雾的呢?
序言中,作者先是反驳一种常见的错误观点,也是当时的普遍观点:全球地区发展有快有慢是由智力上的差异带来的,也就是人种决定论。很显然,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作者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土著人类比欧美人更为聪明。比如,同样的一个土著人和欧美人,独自生活在一个岛屿上,谁生活得更好?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种错误观点是气候因素:越是寒冷地区就越容易发展出复杂的社会。可实际上北欧民族并没有对亚欧大陆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美洲的三大文明玛雅、印加、阿兹特克都是在更加温暖的中美地区。
第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有河流的地方容易孕育文明。比如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孕育的两河文明,依托尼罗河的埃及文明,长江、黄河孕育的中国文明,恒河印度河孕育的印度文明。这些观点在中国比较流行,四大文明古国的由来,也是如此来的。作者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在作者看来,大型水利灌溉系统是在出现了集权政府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出现的,也就是说,先有了文明,才有了大型水利灌溉系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农业是在丘陵和山地兴起的,只是在出现了复杂的集权政府之后才转移到低地河谷;而居住在澳洲东南部河谷地区的土著仍然没有发展出农业生产。
作者运用多学科知识,通过排除法与反驳法,最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各民族外部条件的差异。换句话说,就是地理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及地缘政治学,在西方有着悠久传统的思潮。任何带有“决定论”的观点,都会有一种宿命的感觉。你会想到,既然一切都是注定的,努力还有什么用?不过,你可以不同意书中的有些观点,但最好是在读完本书后再去反驳。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艾德勒认为,历史更偏向于小说,而不是科学。因此,我们在读历史书的时候,大可抱以怀疑的态度,因为我们读历史的目的无非两种:一是明白真正发生过什么,二是分析这些历史对现在和未来的意义。
没有人有上帝视角,可以明确地知道过去真正发生过什么,哪怕是作者尽可能的客观,他也无法全知全能。每一个历史学家,在写历史时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或者模式。他可能有一套理论或哲学,像是上帝掌管人间的事物一样,编纂出适合他理论的历史。或者,他会放弃任何置身事外或置身其上的模式,强调他只是在如实报导所发生过的事件。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总不免要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行为的动机。你在读历史书时,最基本的认知就是要知道作者在运作的是哪一条路。
全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是如此的不同,首先能想到的一点是,哪个大陆最先有人类,就会存在领先的发展优势。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让我们把目光望向遥远的 700万年以前,人类最早的起源地——非洲。在最初的 600万年中,人类的活动范围一直局限在非洲;一直到大约 100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达到了亚洲;在大约不迟于 5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散布在欧洲大陆上;在不迟于一万二千年前,人类的足迹已经踏上美洲大陆。到公元前一万一千年左右,原始人已经在地球上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上开始定居了。而人类对岛屿的征服一直持续到公元 800年左右才结束,也就是占领冰岛。
那么,各个大陆上,人类定居的年代先后,对之后的历史是否有影响呢?也就是人类定居各大洲的早晚不同,领先优势是不是会有所不同?
从上面所论述的人类足迹分布时间线来看,按理来说,居住年代越久远的大陆,后来就成了越先进的地区。
这种说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如果真有领先优势,非洲大陆上的人类应该发展得最好,因为非洲大陆比其他大陆早了五、六百万年发展的时间。事实却并非如此。
而且,从考古学上看,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水运工具的人。他们创作的洞穴壁画和欧洲的克罗马努人一样早。从考古的证据来看,定居时间长似乎并没有直接的领先优势。
另外,如果所谓的领先优势是指人类适应当地的环境,那么,到公元前一万一千年左右,随着人类移居并布满新大陆后,这种优势将会尽失。比如,只要有 100个左右的开路先锋,人类就能用不到 1000年时间就布满了整个美洲大陆。
由此可见,将一个观察者送回到一万一千年前,他是无法预测到哪个大陆上的人类社会发展最快,他有充分的理由说明,任何一个大陆都有领先于其他大陆的机会。
研究历史最难的是,历史不能假设、不能重来。当然,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中寻找一些孤立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先来看一个历史的自然实验:
时间:1835年。
地点:新西兰以东 500英里处的查塔姆群岛。
故事:900个毛利人从新西兰带着枪支、棍棒乘船登上查塔姆群岛,遇到群岛上的原居民莫里奥人。毛利人把数倍于自己的莫里奥人全部杀死或者俘虏为奴隶。
这场战争胜利的原因在于毛利人发展出了农业社会,发展出了集中统治的组织形式,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而莫里奥人的社会形态却是采集狩猎社会,社会结构松散、装备落后。
有意思的是,莫里奥人和毛利人起源于共同的祖先,都是波利尼西亚人。在彼此隔绝的 500年里,他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演化,一个进化为农业社会,一个退回到采集狩猎社会,他们甚至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这就是一个小规模的历史自然实验。观察这个自然实验,有利于我们理解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类的发展的:在南太平洋星罗密布的群岛上,一群共同的祖先迁移过来后,彼此孤立。只是因为地理环境
各不相同,然后发展出形态各异的社会。在这里,环境是唯一的变量,作者在此列出了六个方面的差异,它们分别是岛屿气候、地质类型、海洋资源、面积和地形方面、隔离程度。
以上例子给我们看到的只是全世界的地理性差异带来的后果的小小剖面,在之后的章节,作者还会继续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缘由是什么。再来看一场冲突:时间:1532年。地点:美洲大陆。
冲突双方:美洲土著居民与西班牙征服者。这场冲突的故事在本文的开头讲过, 1532年 11月 16日,来自西班牙的征服者皮萨罗率领 168个散兵游勇,俘虏了拥有八万士兵的印加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阿塔瓦尔帕。
在欧洲人征服印加帝国的过程中,阿塔瓦尔帕的被俘具有决定性意义,它标志着近代史上最大冲突的决定性转折。这场冲突的因素同样也是现代世界其他地方移民与土著民族发生冲突的因素。
一群乌合之众是怎么做到以少胜多的呢?作者总结了几个原因。
一是技术。首先是航海技术,没这个技术,这群乌合之众只能淹死在太平洋中。其次是军事技术,钢铁和大炮远胜美洲土著的木棒和石头。二是病菌。具有免疫力的入侵民族,把疾病带给没有免疫力的民族,是改变世界史的一个关
键因素。早在皮萨罗到来之前,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斑疹伤寒、腺鼠疫,这些病菌就已经杀死了大约 95%的美洲土著。这些病菌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殖民者的步伐。
三是行政组织。有了统一的行政组织,才会有资金、技术、人员及装备。四是文字。用文字传播信息比口头传播更准确、详细、广泛。西班牙人有文字,而印加帝国没有。皮萨罗来之前,就已经有了美洲大陆的消息,而印加帝国的人却一无所知。
西班牙的乌合之众之所以能战胜印加帝国,是依赖于枪炮、病菌和钢铁这些表层因素。而生
产病菌、枪炮和钢铁的终极原因是粮食生产。地球上的所有人类,大部分时间都是靠采集狩猎来获得食物,只是在过去的一万一千年里,人类才开始转向粮食生产。
有的人类从来没学会过粮食生产,比如澳大利亚的土著。而在懂得粮食生产的族群里,有的是自己独立发展出的粮食生产,比如中国,而另外一些地区的粮食生产是靠其他地方传播而来的,比如古埃及。
粮食生产是枪炮、病菌和钢铁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不同大陆的民族能否发展粮食生产,或者发展到何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命运。
那么,为什么粮食生产是枪炮、病菌和钢铁发展的终极原因呢?作者帮我们理清了其中的因果关系。
第一个因果关系是,能获得更多食物即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其一,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虽然更贴近人类天性,但几乎每个人都需要外出寻找食物。可一旦进入农耕社会,由于粮食总量的增加,单位土地上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其二,相比到处流浪采猎的生活方式,定居的生活方式缩短了孩子的出生间隔时间。比如说,在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下,一个妈妈很难照顾一个以上的婴儿,所以孩子出生的间隔大约是 4年一个。
其三、定居生活的另一个结果是粮食的贮藏有了可能性,而不是现找现吃。这使得社会可以出现一批不需要从事粮食生产的专业人士,从而也就有了等级社会。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等级社会的构成,这批人中,有君主、神职人员和哲学家,也有专门的工匠、商人、军人,当然还得有农民。这些人中,有人研究文字,有人搞技术,有人专门打仗。这也是西班牙人能打败印加帝国的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因果关系就是,粮食生产是在人类驯化动植物后出现的。而动物的驯化,除了能够提供食物、肥料、提供畜力外,还能提供病菌。从动物身上演化出的病菌,以及驯养者逐步形成的对病菌的强大免疫力,使得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的民族遭受了灭顶之灾
当然,动物驯化最直接的贡献是对军事战争的贡献。比如,亚欧大陆的马,是战争中主要的冲锋手段和快速的运输工具。众所周知的一个例子是蒙古人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利用马征服了亚洲和大半个欧洲。
我们理清了枪炮、病菌和钢铁产生的原因是粮食生产,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哪些地区最早出现了粮食生产?是独立发展出来的,还是引进其他地区出现的?
想要弄清楚粮食生产的发源地和出现的时间,可以通过考古学,找到驯化后动植物的遗体,再用碳 14来测定年代。至于是引进的、还是独立驯化出来的,有两种办法可以区分:一种方法先确定其野生祖先,再看遗址是否与野生祖先出现的地区吻合,并由此推断野生祖先出现的地方就是发生驯化的地方。另一种方法是在地图上标出驯化物种出现的年代,出现年代最早的地区也许就是驯化最早的地点。
通过种种研究发现,完全独立地出现粮食生产的地区,证据确凿的有以下五个:新月沃地,中国,墨西哥中南部,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美国东部。另外还有四个地区是可能独立出现了粮食生产:非洲的萨赫勒,热带西非,埃塞俄比亚,新几内亚。
总之,世界上只有几个地区发展了粮食生产,而且这些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时间差异也很大。一些邻近的采猎族群学会了粮食生产,而有些族群始终以采集为生,这种差异也就造成了历史上有些地区贫穷,有些地区富裕,从而,关于穷人与富人的斗争,人类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些族群是如何从采猎社会过渡到农业社会的呢?换一个说法来问,是种田呢?还是不种田呢?
今天我们会理所当然地以为,农业社会比采猎社会更为先进,生产效率也大为提高。但在当时,人类未必会这么看。问题一就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所说的一样,采猎社会的人可能比农业生活的人更为幸福,因为那时的人更为平等、自由,劳动时间也不会太长。问题二是在没有见过驯化动植物之前,人们很难有意识地去做这些,当然也不存在什么神话传说,如神农尝五谷、仓颉造字,这种个人英雄去创造历史。更进一步来说,即使见到邻近族群在进行粮食生产,这些人仍然可能选择原始生活,比如,加利福尼亚的印第安人。
事实上,我们对粮食生产有很多错误观点,在这儿一一列举出来:
1、认为粮食生产是一种发现或者发明,这是错误的。粮食生产是逐步形成的,是一种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决定的副产品。
2、定居的农业社会与流浪的采猎社会界限分明,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两者是并存的,而且,这两种族群,也是混杂而居的。
3、还有一个想当然的结论是,采猎族群不懂积极经营土地。事实上,这些族群也懂得如何增加野生作物产量及耕种原理。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农业更具有竞争优势,使得人们无意识地选择了农业的呢?作者列出了四个主要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采集狩猎族群的资源,尤其是动物资源,越来越少了。比如,在美洲、澳洲,多数大型哺乳动物在更新世时期已经被灭绝。再比如,波利尼西亚人移居到新西兰后,灭绝了恐龙和大批的海豹,后来不得不加强了粮食生产。
第二个因素是,发展农业的好处越来越明显。可以被驯化的野生植物的产量与数量也在增加。随着更新世时期的结束,可种植野生植物的面积也在增加。
第三个因素是,对野生粮食的收集、加工、贮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
第四个因素是,人口密度增加和粮食生产之间的相互增进作用。人越多,能生产的粮食也越多,也就能养活更多的人;而反过来,更多的人口又促进了对粮食的需求。人和土地粮食之间的矛盾与需求,也是中国王朝更迭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人已经知道哪些植物有毒,哪些植物没有毒。所有的农作物又都来自于野生植物,我们知道这个世上根本没有神农去尝百草,那么,最早的农民是如何完成对植物的驯化呢?
首先,驯化并不专属于人类,而是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是自然选择的一部分。因为植物和动物一样,都需要把基因传递下去。关于生物的使命是将基因一代代地传递下去的相关知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自私的基因》。
有些植物的种子便于被风吹走或者顺着水飘流,有些植物的种子包在好吃的果实里被动物吃掉,最后随粪便排出。让种子通过各种形式易于传播,这些都是植物基因的使命。
同样,早期人类对植物的采食并播撒果实并不是有意为之,人类对植物的驯化只是无意识的。
人类选择采集的判断标准之一就是大小,这种筛选驯化使得野生植物的后代越来越大,比如,野生豌豆只有今天豌豆的十分之一。除了大小,味道也是判断的标准之一。其他的标准还包括是否多肉,如香蕉,南瓜;种子是否含油,如芝麻,芥菜;能否提取纤维,如亚麻,大麻,棉花。
现在我们知道野生植物是人类无意识驯化出来的。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些植物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被驯化了,有些直到现在还没被驯化呢?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在新月沃地被驯化的时间早晚为例,来一一说明。
第一批作物,如小麦、大麦、豌豆是出现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这些作物最早被驯化,是因为它们具有这些优势:易于生长、产量高、便于保存、传播容易,是自花传粉,生长周期短,几个月就可以收割。
第二批是公元前四千年左右被驯化的果树和坚果树,如橄榄树、石榴树等。同之前的作物相比,他们的缺点是生长周期长,要等到至少三年后才结果,盛产期要 10年之后。因此,只有过上定居生活的人,才有能力种植它们。
第三批是一些栽培难度大的果树,如苹果、梨、李子等。这些果树需要靠嫁接技术来种植,而嫁植的原理是需要通过有意识的实验才能发现。
到罗马时代,今天我们所知道的作物都已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得到了驯化。现代新驯化的植物的作用在人类的饮食中都没有特别的重要性。
不管古人的选择标准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由此而出现的野生植物的驯化过程,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这是自然的选择,也是植物个体进化的结果。
新月沃地是最早的粮食中心,也是世界主要作物及动物的发源地。作为独立驯化地,新月沃地有三个有利条件:
第一个有利条件是气候。它处于地中海气候带,冬季温和湿润,夏季漫长炎热干燥。所以植物适应了环境后,生长周期变成了一年。
第二个有利条件是,这些野生祖先本身就繁茂高产,对于采集狩猎族群来说,比较容易看到它们的价值。
第三个有利条件是,雌雄同株自花传粉的植物比例很高,新月沃地最早被驯化的 8种重要作物,都是自花传粉植物,容易传播。
但是世界上至少还有四个类似的地中海气候地区:加州,智利,澳洲西南部,南非。所以作者又特地拿新月沃地跟这四个地区比较了一下,总结出五个优势,这里就不再一一复述了。
接下来看另一个独立驯化地:新几内亚。
新几内亚的动植物系统有 3个严重的缺限:
第一个缺陷是,新几内亚没有可以被驯化的谷类作物;
第二个缺陷是,新几内亚没有可以被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只有从东南亚传进来的猪,鸡,狗;
第三个缺陷是,新几内亚高原地区的根用作用十分局限。直到西班牙人把甘薯引进菲律宾后,新几内亚的人口才激增。
再说说美国东部这个独立驯化地。在美国东部被驯化的四种植物都是种子植物,如向日葵等,远远无法让当地人可以放弃采猎生活。另外,当时的美洲也没有任何家畜,除了狗。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北美印第安人没有驯化出苹果,问题既不在苹果,也不在印第安人,而是美洲的整个动植物组合的潜力有限。
有人可能会问,美洲人驯化过所有的动植物吗?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推至全世界,也就是说,全世界驯化过所有的动植物吗?
这个世界上光是会开花的野生植物就有 20万种,但问题是,其中大部分都是木本植物,结不了可食用的果实,根和叶子也不能吃。只有几千种可供人类食用,其中几百种获得了或多或少的驯化。仅仅十几种作物的产量占了现代世界作物产量的 80%以上,五种谷物占全世界人口消费的热量的一半以上。
所以作者的推测是:也许我们的祖先真的尝试过所有的可能性。
和植物的驯化一样,动物的驯化需要人为改变其野生祖先的性状,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驯养大型哺乳动物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礼物:一是能提供肉食;二是能提供畜力;三是在军事上能提供便利;最后一个是致命的病菌,它们伴随驯化动物而来,能让对这些病菌没有免疫力的民族失去生命。
和植物比起来,全世界大型的哺乳类动物则少得多,共有一百多种。其中只有 14种得到了驯化。我们所熟知的最主要的有牛、马、绵羊、山羊、猪。驯化的 14种动物中,亚欧大陆占有 13种,南美只有 1种,北美、澳大利亚、非洲南部等其他地区都没有。这种分布的不均,是亚欧大陆上的人先发展出病菌枪炮钢铁的重要原因。
那么,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可驯化的动物主要在亚欧大陆呢?原因很简单:亚欧大陆本身拥有数量众多的候选动物。在一百多种大型哺乳动物中,亚欧大陆上就有 72种。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亚欧大陆的马、牛被驯化,而非洲的斑马、美洲的野牛不能被驯化?是因为族群在驯养方面存在文化障碍吗?还是他们不愿意驯养呢?作者提供了五种论据反驳了这种说法。
1、亚欧大陆的五种可驯化动物传播到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时,只要有条件,当地族群就会接受。非洲牧人很快就取代了非洲采猎族群。
2、把野生动物当宠物养是驯化的第一步,各大陆都有把动物当宠物养的历史记录。
3、绝大部分动物被驯化的年代都很早。这就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尝试过了所有的可能性。
4、哺乳动物适合被驯化的程度有很大差别。比如, 14种动物都是在不同的地区被独立驯化的。
5、对这 14种以外的动物,现代人们尝试过驯化它们,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说明可驯化的动物基本上都已经被驯化过了。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 148种动物中,只有 14种能被驯化?剩下的为什么不能被驯化呢?作者给出了六个原因:
1、日常食物来源。除了狗,被驯化的动物大部分都是素食动物,但狗也不是严格意义的肉食动物。肉食动物难以被驯化是因为生物能量转换率太低。比如,养一只一千磅的食肉动物,就得需要一万磅的肉食去喂养。
2、生长速度。长得快的动物才值得养。人类饲养动物,也讲究投入产出比与回报周期。这样一来,大象就被排除了,因为它长到成年,需要十五年。
3、圈养的繁殖问题。有些动物和人一样,不喜欢在别人的注视下性交。这就造成了圈养环境不利于有些动物繁衍下一代。
4、动物性情的凶险程度。动辄杀人的动物不利于被驯化。
5、是否容易受惊吓。有些动物容易受到惊吓,把它们关起来,不是被吓死,就是自己撞死在栅栏上。比如,瞪羚。
6、群居结构。群体之间有首领,有等级,而且地盘概念不强,这样的群居结构,人类可以照搬过来,而不会干扰到动物。
只有这六个原因都完全满足时,动物才能被驯化。也就证实了本文的标题:可以被驯化的动物是可驯化的,不可以被驯化的动物是不可驯化的。
摊开世界地图,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非洲和美洲是南北走向,而亚欧大陆是东西走向。各大陆不同的轴线走向,对农作物、动物、技术、文字和其他发明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先来看看农作物。粮食生产从西南亚(也就是新月沃地)向西传入欧洲和埃及的速度,远远快于美国西南部向北部传播的速度。这是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亚欧大陆轴线的走向是东西向。处于同一个纬度的两个地方,有相似的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这种相似性的条件便于植物能快速地适应不同地区。而美洲大陆轴线的走向是南北向,温差和环境的巨大差异,导致墨西哥的玉米很难被传播到美国东北部。
再来看看动物传播。以人为例,东西方向迁徙的人更容易适应新环境,而南北方向迁徙的人更容易出现水土不服。比如,直到公元一年到公元两百年之间,被驯化有八千年之久的牛,绵羊,山羊才终于到达南非。
这种不同大陆的轴线走向的不同,不仅影响了作物与动物的传播速度,也影响了技术和文化的传播。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主要是通过粮食生产系统及其影响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不同地区的交流越多,影响力大的地区就越容易辐射影响其周边地区。以中国来说,整个东南亚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各大陆发展差异化的表层因素是枪炮、病菌与钢铁。而生产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终极因素是粮食,而粮食的生产和传播,又受地理环境、动植物的驯化、各大陆轴线的走向的影响。
相比采猎社会,粮食的出现使农业社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关的优势。这种优势之一是人数,因为有了粮食,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其二是病菌、文字、技术、政治、宗教、统一的行政政府。这些因素是推动社会进展的直接动力。
先讲病菌。近代史上,人类的主要杀手是天花、流感、肺结核、疟疾、瘟疫、麻疹、霍乱。这些疾病都是随着早期人类驯化动物而来的。现代的艾滋病和禽流感,也是来源于动物。
病菌的演化与传播就不科普了,有兴趣的可以读读原书。让我们疑惑的是:为什么致命疾病是从旧大陆传向新大陆?为什么不是印第安人的病菌杀死西班牙的入侵者,或者传回欧洲杀死欧洲人呢?
首先是引起广泛流行病的病菌有四个特点:
1、迅速高效地传播;
2、在很短时间内,受感染者要么死掉,要么康复;
3、幸运地存活下来的人获得抗体;
4、只在人类之间传播。这四个特点意味着,从旧大陆活下来的人都已经是免疫体了。
其次是出现稠密人口的时间,旧大陆远远早于新大陆。稠密的人口利于病菌的传播。
再次是美洲轴线呈南北走向,导致三个人口稠密区没有贸易连接,不利于病菌的传播。
最后一个是亚欧大陆是大型哺乳动物的集中驯化地,美洲只驯化了一种动物。而流行病是伴随动物被驯化而来的。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病菌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键因素,哥伦布带来的病菌杀死了 90%的印第安人,就是明证。
再来看看文字在社会形态的变化上所起的作用。作为一种现代征服手段,文字与病菌、技术、宗教、行政手段并驾齐驱。
文字的作用很明显,可以使命令准确地下达,可以使知识传播得更广、更详细、更快捷。想象一下,没有文字的社会,只靠口头传播,效果会是多么的糟糕。很多人都玩过口口相传的游戏,一段信息传到最后,一定令人啼笑皆非。
独立发明一套书写系统,也就是文字,是相当难的。历史上只有两个没有争议的独立发明文字的例子:一个是公元前 3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另外一个是公元前 600年左右墨西哥印第安人发明的文字。
另外,埃及文字和中国文字也可能是独立发明的文字。中国文字的出现不迟于公元前 1300年。其他的所有文字都是受启发或影响而发明了自己的文字。
独立发明的文字之所以特别少,一是因为发明文字本身难度非常大,还有就是已产生的独立文字,挤占了别的地区发明文字的机会。
文字的传播和思想、技术的传播一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蓝图复制”,即对现有的一幅完美而详尽的蓝图复制或者修改;另一种是“思想传播”,也就是把基本思想接收过来,然后重新创造细节。
比如 1446年,朝鲜国的世宗受到中国方块字的启发,结合蒙古佛经,西藏佛经的表音原则,发明了谚文字母。这就是蓝图复制。
文字之所以在新月沃地、墨西哥独立出现,在中国疑似独立出现,就是因为这几个地区的粮食生产出现得早。前文说过,粮食的出现可以供养一些专业人士来发明和使用文字。
事实上,早期的文字具有不完整、不明确、复杂难懂的特点,只有少数人能学会这些文字的使用。文字成为少数人奴役多数人的工具,这也导致了文字在人类历史上发展得比较慢。
技术在旧大陆征服新大陆中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没有枪炮、钢铁,再先进的文化也征服不了印加帝国。拿破仑说过,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那为什么是亚欧大陆的人发明了各种用于征服的技术呢?
流行的解释有三种:
一是亚欧大陆的人聪明。
二是发明创造的英雄理论。也就是说,各种发明天才都恰好生在亚欧大陆,比如爱迪生、瓦特等。
再就是亚欧大陆的社会是开放的。具体来说,亚欧大陆的社会对新生事物持开放而不是保守的态度。也许第三世界的个人都很聪明,但他们的社会不接受新发明。
关于聪明论,在人类神经生物学方面,没有任何的证据能证明一个人种比另一个人种更聪明。
至于英雄理论,它来源于一句格言:“需要乃发明之母”,意思是发明的出现,是因为社会上有尚未实现的需求,发明家觉察到了这种需要,于是想方设法努力满足人们的需求。
作者认为英雄理论夸大了天才发明家的作用。有些发明仅仅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完成的,有些发明是无意中完成的,比如在中国,火药的出现就是道家炼丹的副产品。而有些发明是需要几代发明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因此,作者得出结论:技术的发展依靠长期积累,而不是孤立的英雄行为;技术是在发明出来之后得到使用,而不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
对于社会是否会接纳一项发明,作者也列出了影响社会对发明接受的四项因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是否有更大的经济利益;是否有社会价值和声望;是否符合既得利益;新技术的优点是否被看到。
既然上面三种流行的解释都不对,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原因呢?作者认为各大陆的技术发展的差异化不同主要是以下三种缘由:
1、地理位置决定了技术传播的难易程度。大多数发明都是从别的社会借来的。关于这一点,你可以回到前面章节中,看看大陆轴线的不同走向对技术传播的影响。
2、粮食生产使定居生活和财富积累成为可能。和文字一样,粮食的出现可以养活专门的人来搞技术。
3、更多的人口。从概率学上来看,人越多,出现优秀人才的概率也会越多。
总而言之,粮食出现时间的早晚、技术传播的障碍、人口的多与少,这 3个因素的变化,导致了技术在各大陆发展的差异。说白了,还是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一切,而不是人本身的差异。
前面我们讲了病菌、文字、技术,这一章节我们主要讲,直接推动社会进程的最后动力:有组织的政治和宗教。
作者把社会的发展阶段分成了四类:族群、部落、酋长管辖地、国家。
族群一般由 5‐80人组成,其成员一般都是近亲。族群的特点居无定所,没有社会分工,没有解决冲突的制度,没有阶层,没有对信息和决策的垄断。因此,这种社会组织形式也就被作者称为平等主义。
第二种社会组织形式是部落。人数一般是几百人到几千人不等,由多个亲属群体组成。由于人数不多,大家都相互认识,也就不需要政府或警察这样的组织来解决纷争。
第三种组织形式是酋长管辖地,人口从几千到几万不等。至此,开始逐渐出现阶级和不平等,还有税收的初级形态,也就是给酋长的贡品。
最后是国家,也是我们最熟悉的组织形式。行政管理系统也越发复杂;法律,法制,警察机关正规化;在这种社会形态中,也就出现了有组织的政治与宗教。
从部落到国家,也就是原书中的标题所写的,从平等主义到盗贼统治。
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较大、较复杂的单位取代较小、较简单的单位。国家在与较简单的实体交锋时能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有统一的行政组织,在这种中央集权制度下,可以集中资源和军事力量。另外是因为有宗教或者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意识形态,它使军队视死如归,勇于牺牲。
先来看澳洲。澳大利亚土著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石器,澳洲也是世界上最先发展水运的地区。
然而,在过去的一万三千年里,澳大利亚文化积累比任何大陆都少,当地土著社会没有文明的特征 :没有农业、畜牧业、没有金属、弓箭、没有坚固的房屋和定居的村落,没有文字,没有形成国家。最终,他们被欧洲人征服。
之所以这样,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地理环境。
一是因为澳大利亚是最干旱的大陆,也是土地最贫瘠的大陆。不仅如此,当地的气候常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气候无常。
二是因为澳洲可驯化的动植物太少,没能进化为农业社会,当地土著依然是狩猎采集社会。人口基数太少,做发明研究的实验机会也就少,也就发明不了金属与弓箭。
三是因为部落与部落之间都是相当孤立的,几乎不存在什么交流。
四是因为,澳洲是相对孤立的大岛,外来的文化与技术很难传播到澳洲。
作者在这里还讲述了耶利的故乡新几内亚的发展情况,也是因为受制于地理环境的与世隔绝,新几内亚一直使用石器。
再来看看非洲。白人殖民者来到非洲之前,非洲不只有黑人,世界上的六大人种,有五种是生活在非洲地区。不仅非洲的人种是多样化的,还是世界上语言最多的地区,一共有一千五百多种。非洲多样化的人种与其多样化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史前历史分不开。非洲是唯一的跨南北温带的大陆,同时它有几处世界最大的沙漠、最大的热带雨林和最高的赤道山脉。这些地理条件将非洲切割成不同的独立小区域。
欧洲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殖民者,因为其有三重优势:枪炮、文化与统一的组织。而非洲之所以没有这些优势,其原因就在于前面章节分析过的:非洲缺少可驯化的动植物,适合于粮食生产的土地太少,再加上非洲大陆的南北走向阻碍了粮食与文化的传播。
作者还提到一点,现在的非洲之所以是黑人的非洲,而不是象美洲一样,如今成了欧洲人的美洲,是因为当地的环境实在太恶劣,流行病横行。所以欧洲人很少会移民到非洲。
总之,非洲之所以成为现在的非洲,不是因为人种问题,而是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的。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提问,为什么是亚欧大陆入侵美洲大陆,而不是美洲反攻亚欧大陆?再深一层次,同样是处于亚欧大陆,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中国?
第一个问题可以综合上面章节所述得到答案。为什么是亚欧大陆入侵美洲,原因如下;
第一个原因是独立发展出的粮食基地——新月沃地和中国,都位于亚欧大陆。粮食生产决定了当地人口的多寡与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是最直接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亚欧大陆轴线是典型的东西走向,美洲、非洲均是南北走向。同一个纬度下的环境和气候通常比较接近,而同一个经度则更可能大不相同。因此,处于东西走向的古人类会比较幸运,在迁徙的时候,能遇到更适合自己气候条件的地区,也就造成了东西走向的交流更为频繁。
第三个原因是,粮食生产的出现导致人口数量激增。又随着人口数量的激增,文字、技术、统一的行政组织与宗教的出现,更能帮助亚欧大陆征服新大陆。而亚欧大陆轴线的东西走向,也利于传播粮食生产、文字和技术。
第四个原因是病菌,病菌是由驯化的动植物带来的。而 14种驯化动物中,有 13种都是在亚欧大陆得到驯化。
第五个原因是,亚欧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板块。无论是可驯化的动植物,还是人口的数量,都远超其他大陆。所以,在概率上,美洲大陆也远低于亚欧大陆。
再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中国?
中国是最早的独立发展的粮食生产地之一,又是可能独立发明文字的地区。《全球通史》中提到,公元 1500年以前,中国一直领先全球,公元 1500年以后,中国远落后于西方,甚至差点被征服。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是中国长期的统一。在地理环境上,中国相对来说四通八达,没有什么障碍,从而导致中国是历史上最早统一政权的国家和民族。大一统的国家,由于缺少竞争,就会相对保守。而政权的集权统治者一个举措不当,就能抑制一个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的创造力。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哥伦布航行全球,曾向欧洲的多个皇帝与总督请求过资助,一个拒绝了,还有其他的选择。
因此,分裂的欧洲比统一的中国更容易兴起资本主义,也更能庇护新思想、新技术的发展。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相对孤立的地理环境。从地图上来看,中国东边是海,西边是高山。自汉唐后,中国与欧洲先进文明之间的交流几乎中断,成了事实上的一个孤岛。
关于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中国的这个问题,历史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而本书只是提供另一种思路,以绕开关于文化与社会差异的怪圈。
《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解读到这儿算是结束了,关于这本书的思考却远没有结束。本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全都正确吗?作者在文中说,中国的汉字是一种蠢笨的文字,有没有道理呢?
不管书中的观点如何,让我大为佩服的是作者深厚的学识与多学科知识游刃有余地综合运用。敬佩的是,为了探究历史的真相,作者深入非洲、新几内亚的山野森林的考察,得到的礼物却是身患一年的疟疾。更为感叹的是,似乎没有哪一个中国作者,为了一本书一写就是十年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