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拜年,聊天中知道不少亲友长辈在心脑血管方面出了各种各样问题,想想得到上近期推出的《给忙碌者的心脏医学》确实很及时。
从2017年中国心血管年报来看,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一路飘红,根本没有下降的趋势。
从基因来看,人们天生就喜欢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盐的食物。
技术的进步,一方面让人的体力劳动大量减少,一方面人比以往更容易得到脂肪、盐和糖。
因为基因的偏好,我们会不断摄取超过心血管承受能力的高热量,而减少的体力劳动,又让我们无法及时消耗,所以能量无法代谢,以至于沉积下来对血管造成损害,最终形成血管的狭窄,甚至堵塞。
对于已经非常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医学治疗是必须的。但整体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医疗对于健康的影响还不到8%。
让人惊讶的是,我们一辈子对健康的整体投入中,医疗却占了绝大部分。
除了医疗的8%,影响人类寿命和健康的因素还有哪些呢?其中,人类遗传占15%,环境因素占17%,剩下的60%左右,都是个人生活方式。
也就说,生活习惯对健康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里,不做什么,显然比做什么要重要得多,绝对的No作No Die!
心血管健康高压线三条:
一、绝对不能吸烟,包括二手烟。
二、在体重和食物上,不能有执念,要讲究适度。
执念都是有两面的。在体重上,不能太胖也别太瘦了,要把体重指数,也就是体重除以身高再除以身高,尽可能控制在18到25以内。如果血脂血压血糖都很好,也没有脂肪肝等等,其实稍胖一点也可以接受。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在美食上也一样,不能毫无节制,也不要完全不吃。
三、不能久坐。你自己算算看,周一到五,甚至周六日,是不是除了躺着,就是坐着?如果你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八个小时,就肯定是多了。
站起来。别管做什么,从家务到体力劳动,从锻炼身体到逛街,只要能动起来就是好事。
健康的生活需要有察觉能力,这有一份察觉的清单帮助建立更好的生活习惯:
1)察觉饿和饱。学会让一日三餐在饥饿中开始,吃饱后停止。
2)察觉睡眠质量。晚上放下手机,感受到困倦,并进入睡眠,睡到自然醒后,察觉自己的精力是不是充沛。
3)察觉呼吸。感受它是顺畅平缓还是急促憋闷,可以在夜间让亲人帮你察觉是否有呼吸阻塞或停顿。
4)察觉心跳。在平静时,察觉自己是心跳规律还是心慌急促。
5)察觉肌肉。久坐后,察觉肌肉是放松还是紧张、疼痛。如果是紧张和疼痛,站起来,找一些喜欢的事情放松。
6)察觉情绪。旁人一般会比自己更容易觉察,如果更焦躁了,找一些开心的人或事情来释放。
7)察觉当下的愉悦感。停下来,让思绪集中在当下,察觉自己的心情是不是愉悦。
上医治未病,从健康生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