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贤”?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贤,多才也。意思是有才能的人谓之贤。
《论语精华三十课》第四课中,孔子称颜回为贤者。因为他坚持自己所喜好的,并在那方面有所建树。即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这种能安贫乐道之人是真正的贤人。像苏东坡,他不屈服于外在的种种压力,不屈服于强加在他心灵上的各种枷锁,而是以一种高度的人格水平,直面严酷的人生境遇;像陶渊明,不以五斗米而折腰。即使晚年到了要挨饿的日子,也不改变他为人的人生准则,正如他自己所说,“草盛豆苗稀”又何妨呢。
如果现在我们的收入是五斗米,会不会产生消极颓废,悲观绝望,愤世激俗和牢骚满腹的心理呢?如果是五千石,你还会不汲汲于富贵吗?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俗人,只能望“贤”字其项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