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客观化1丨告别“知识幻觉” 107/200

图片发自简书App
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见:那些达到平均数和超过平均数的是什么人呢?很不幸,是那些自己对自己的聪明程度“没有高估”的人,或者说,是“自己知道自己不聪明”,不进行过度反应的人——他们知道自己的反应能力很差,买下来就放在那儿,这样一个看上去很懒惰、无所作为的方式,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身上也有的“表哥”的控制力。

我们常说“傻人有傻福”,“最大的精明就是诚实”,这些特别鸡汤的话的背后,有一种机制:

有些东西我们其实根本不知道,但我们以为“我们知道”。比如你在炒股的时候,你以为你知道“股市是怎么来运行的”,“当下的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你都不知道。

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力,富贵也能限制人的想象力——何不食肉糜就是例子;权力也会限制人的想象力——有一个研究证明,在一个公司里,职位和弱智程度成正比;你的聪明,你的知识的丰富程度,也会大大限制你的想象力,限制你对你的愚蠢的感知。

吴伯凡

大家可以做两件事:
1. 回想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有如此大的认知漏洞;
2. 给自己制造一些“微出轨”,去接触一个你已经很陌生的,甚至已经远离了的,或者一直就很陌生的世界和人——我相信,它们会给你造成一些你自己都感到吃惊的认知地震。

#感: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很多,也正因为我们不知道所以也不确定到底有多少?更可怕的是,在我们知道的事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以为知道了,实际上不知道。工作中两个人用邮件交流的很好,当面沟通并不见得也好。以为自己知道了比不知道更可怕,不知道至少还想弄明白,以为知道其实已经放弃治疗。

#思:《三体》说: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我们很容易沉浸在过度自信中,尤其是多读了书,多懂了一些东西,就以为自己很厉害。其实是一种认知错觉。尤其自诩终身学习者的人,更应该警惕认知幻觉。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时刻保持审慎的态度,避免陷入某种优越感中,而变得越来越愚蠢。

#行:接触得到之后,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狂妄和无知。以前跟别人客气说不知道,现在是真觉得自己不知道。以前每次在网上看到或者听长辈讲一些道理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左耳进右耳出,都不经大脑过滤一下。

现在遇到一些简单的道理,总会思考它的由来,它的逻辑,它的适用场景等等。会发现里面有一个小宇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HISAT2:比对到基因组 TopHat首次被发表已经是7年前,STAR的比对速度是TopHat的50倍,HISA...
    韦巍_e3f3阅读 816评论 0 0
  • 我娘早年生病去世,爹常年在外打工,我则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的泥丕房生活,屋子后面有座无名孤坟,多年没有人打理...
    一日光阴阅读 815评论 0 0
  • 旋转木马价格多少钱?郑州金宝游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旋转木马价格在2万到6万之间,其中囊括了简易转马、单飞檐转马、双...
    金宝客服王庆科阅读 248评论 0 0
  • 2017年夏天你突然加了我的微信,从2010年开始,七年了,你从未出现过,就连2010年那个夏天你我也并不熟知,我...
    顾言June阅读 34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