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骑士》影评--生于黑暗 向于光明

观影后我一直在思考,小丑子身一人,如何能构思和筹划这么庞大的、扰乱哥谭市的动乱?虽然这种戏剧性的、英雄主义般的对立令人看得紧张、肾上腺素飙升,但现实中我觉得很难发生这样的剧情,如若要造成小丑所能造成的恐慌和杀伤场面的话,我认为至少要是一个恐怖分子团队的才有可能做得到,单单一个小丑虽然让人觉得邪恶、过瘾,却觉得不真实。

现实世界中,小丑这样邪恶的、极端的人我想不在少数,也许我们国家相对少点,但在恐怖分子横行的世界其他地区,是否充斥着这样一些危险的人儿?他们秉持着非人的世界观,带着破坏的火苗制造着混乱,企图将秩序、道德化为乌有。但我认为,重要的是国家或政府应展现出对抗这种恐怖的对等的暴力能力,在影片中我们没有看到哥谭政府的作为,没有看到军队的作为,影片虚构在一个疲弱政府的背景下发生,但偏偏社会中又有着检察长、法官、警察等现代性构成的角色,让人觉得有点突兀。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对抗这等邪恶的暴力力量应掌握在国家手中,而不是在蝙蝠侠手中,真正要做出选择的应该是政府,而不是超级个体。

当然,抛开故事背景不谈,电影所要探索的人性之变还是非常深刻与多面的,何为光明?何为黑暗?我想小丑的乐趣就在于揭开那人性背后潜藏的黑暗因子,不断在重压下去考验人儿做出扭曲的选择,他癫狂大笑的背后是对人性黑暗和邪恶的全然体认,但蝙蝠侠和影片最后大家所选择和坚持的信念则是,人可能可以做出不好的选择,可能会不断做出不好的选择,但那不该是人的本性或选择的终点,即使在强压下人依然可以做出善的选择,只要还有人做出善的选择,人类就不该、也不会堕落到黑暗的一方。

说回人物,小丑无疑是全片中癫狂有余、邪魅狂傲的一个主角,他总能用其高智商的调度去考验他所有的敌人们,但我觉得他缺了点背景介绍、人物由来之类的刻画,虽根据其独白,推断出他可能有独断的父亲、破碎的婚姻,但这似乎不足以让其扭曲出如此反社会的人格,特别是在周围大部分人都安分守己的情况下诞生出这样一个“怪胎”。他更像一个符号,一个在影片中被安置的代表恶之势力的符号,一个对人性之恶了解至深又别具能力的高智商犯罪者,由之对立的蝙蝠侠便在这种冲突中相应地支立起自身的角色,当周围的黑暗越浓厚,他黑色的披风便越耀眼。

哥谭为何需要蝙蝠侠?因为哥谭官方的正义力量还未崛起,所以韦恩便接过了这个孤单英雄的旗帜,用蝙蝠侠的“钞能力”为这个城市保驾护航,但个体毕竟只有个体的力量,作为检察官的哈维的出现,让蝙蝠侠看到了城市光明的未来,希望韦恩能通过正义的手续和过硬的素质,将犯罪者们用合法、合规的程序逮捕、审讯。但缺乏过硬暴力机关的政府,单靠光明的个体是无法与其庞大的黑暗势力相对抗,小丑的横空出现让战场重新回到蝙蝠侠和小丑的对抗中,也逼得蝙蝠侠使出更多黑暗的手段与之抗衡(网络监控、类特工行动等),而一次次的变故让哈维失去了挚爱的瑞秋,让他失去了自我,被自己愤怒的另一面所吞噬,这恰恰正中了小丑的目的。

当个体、国家面对恐怖主义时应该怎么办?个体可选择的余地也许不多,除了相信一个可靠的政府外,应要求自身的行为能对得起自己的心,对得起作为人类的自尊和自爱,面对邪恶不屈服、抗争到底,倘若无法自保那自尽以求清白算得上是能做的自我极限吧。一个国家面对恐怖主义时,则要去磨练自身抗击恐怖主义的本领,锻造强大的防御机制,防微杜渐,将正义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国民的心中,就像影片最后蝙蝠侠所做的,他依然选择让哈维作为正义的形象立于城市的每个角落,打消掉小丑隐藏内心的目的,将正义的信心照射进每个市民的心中,让大家相信,正义的使者永远在抗争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