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常常说“那是谁谁谁真棒,我也要像他那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下一次继续羡慕别人,你要问他你自己怎么不去试试呢?他接下来会说自己这也 不行那也不行,脑子没人家灵光,颜值没人家好看blabla。
不用说身边的人了,说不定你就是这样的?
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人,现在我希望“我曾是这样的人”,我并不想再持续这个状态了,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即将结束校园生活的时候才感叹自己怎么不多学点,曾经是有学习新技能的意识,却无一做到的,到头来只有后悔的份。
two
蔡康永在他的书中曾经写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有一部分人不是嫌麻烦,而是害怕,害怕什么呢?害怕付出得不到回报。就在昨天晚上,我读研一的朋友还问我:“努力是不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想读博,现在就在准备,你说万一我坚持了很久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怎么办?一直努力下去真的可以量变到质变吗?”我顿了一秒,很快地回复他:“我不知道一直努力下去真的可否到质变,但是我知道不努力的话一定不会质变。” 也差不多在去年这个时候,一个朋友正准备考研,考前两个月她在微信上问我:“我好害怕现在拼命努力了却没有收获。”
其实有时候我们害怕的不是结果我们承受不了,而是害怕为了这个结果我们受煎熬、所拼命付出的过程被证明是白费的。但是努力的过程就像投资,本身就是一个有风险的过程,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我们早已经习惯“短平快”,碎片化阅读、快速成效......随便上网就能看到“十天突破雅思口语”、“十天搞定考研词汇”、“十天瘦身XX斤”。
哪里有这么多便宜的事?十天考研词汇?我不排除有天才能够做到,但是我身边大部分考研的同学,考研那本厚厚的单词书左右翻了一遍又一遍,有的甚至翻烂了好几本单词书,这是多少个十天才能做到的?
所有的事情想要做得好就不会这么容易的,如果真的那么简单的话大家都能做到,那哪里来的优势?
three
其实写这篇文也是近期的思考,读研以来发现身边尽是优秀的同学,大家真的是各有所长,有的是优秀的Coser,有的是在app上有众多粉丝的播音大V,有的是电脑技术大牛,真的有太多太多优秀的人,他们有技能在身,却仍然保持学习心态,不断精进,除了这些还有更多已带光环的人在拼命地往前,我们也许看到的只是他发光的一面,以为付出就一定有回报,但是却没有看到他们“白付出”的时候。
配音大神兼我的好朋友蓉姑娘,身边人只看得到她的名下粉丝上万,却不知道在成为大神之前也会被无良合作者欺负,辛辛苦苦制作的后期却没有任何费用回报,可是这些经历真是算是白费吗?不,正是这一块一块的小石头,才铺成了她如今的“大神”之路,就这样我眼中的“大神”,却仍然在坚持配音学习,花高额的费用报班参加培训,结识更多她眼中的“大神”,在配音这条路上,她的脚步一直没有停过,我也从没有听她说过:“我花了上万的课费、每周在这么忙的时候还要抽出一整天的培训时间,这样值得吗?”
我想,值不值得,她说了算。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有没有“能力”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勇气”的问题,不是你不会,是你不敢,高考前你也曾有过犹豫,担心考不上,可如今你不还是安稳地坐在大学课堂?上台汇报之前你也曾紧张,可如今你不还是好好地在做着该做的事情?
那个在微信上灰心至极担心自己的努力白费了的姑娘,那一年的考研失败了,选择二战后义无反顾,失联了很久,再也没有问过我这个问题,今年9月份坐在了理想的研究生课堂,在朋友圈更新新专业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的有趣知识。
那么,敢不敢赌一场?敢不敢坚持一个月投入做一件事情而不计回报?
我在这,等你来证明。
【我是求职路上的月饼姑,和你一样有很多很多的困惑,愿意与你分享成长路上的思考,愿意与你一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