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变化与生活压力增加,一种被称为“皮肤噩梦”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疱疮,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患者。这种疾病以皮肤和黏膜反复出现水疱、糜烂为特征,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天疱疮:不只是皮肤问题
天疱疮是因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皮肤细胞间的连接结构,导致表皮松解、形成水疱的慢性疾病。临床分为寻常型、落叶型、红斑型等,常见症状包括:
皮肤脆弱:轻微摩擦即出现水疱,疱壁薄易破,形成疼痛性糜烂面。
黏膜受累:口腔、咽喉等部位反复溃疡,影响进食与呼吸。
渗液与感染:破溃后易继发感染,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中医调治天疱疮的三大方向
清热解毒,祛湿止痒
常用中药:黄连、黄芩、黄柏、苦参、土茯苓、白鲜皮。
作用:清除湿热毒邪,缓解急性期红肿、渗液。
健脾益气,利湿固表
常用中药:白术、茯苓、薏苡仁、黄芪、党参、山药。
作用:增强脾胃运化,减少水湿内生,预防复发。
凉血养阴,润肤生肌
常用中药:生地、丹皮、玄参、麦冬、当归、赤芍。
作用:修复受损肌肤,缓解慢性期干燥、脱屑。
日常防护:减少复发关键
皮肤护理
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抓挠,外用温和中药洗剂(如马齿苋煎水湿敷)。
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
饮食调理
宜食:冬瓜、薏米、绿豆(清热利湿);银耳、百合(滋阴润肤)。
忌食:辛辣、海鲜、牛羊肉等发物,忌烟酒。
情志与作息
避免焦虑、熬夜,适当练习八段锦、静坐以调节免疫。
穴位保健
曲池穴(清热):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每日按压3分钟。
血海穴(活血):膝盖内上方,拇指按压至酸胀感,改善血热。
提醒
天疱疮需长期规范治疗,切勿自行停药。中医通过内外合治(口服汤药+外用膏剂)、针灸等综合疗法,可显著缓解症状并减少激素依赖。若出现大面积水疱、高热等急症,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