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是出版于1944年,是毛姆1940年到美国后的第一本小说,书名来自于印度教经典《奥义书》的一句话——“越过刀之锋刃实属不易,因而智者常说救赎之道艰辛”,寻求救赎就像在刀锋上行走,路途狭窄且艰辛,只有历尽千辛万苦通过的人才能得到救赎。
书的时间背景是一战和二战之间,欧洲没落,美国在崛起。主角拉里是一战的飞行员,因目睹好朋友在战场上的惨死,开始思考邪恶为什么会发生,以及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他不追名,不逐利,博览群书,四方游历,有时会因旅途的美景而停留,也会做一些体力劳动来让心灵得到修养,跟随心灵的指引,他来到了印度,在那里,他接受了大师的指点,独自在森林小屋里打坐修炼。
毛姆借助拉里之口表达了对印度教的思考。印度讲究轮回,我们在此生此世的享乐或苦难,都源于上一世的作为,而我们在这一世的所作所为,又决定着来世。灵魂永不灭,在轮回中饱受奔波之苦,通过修行,可以让灵魂得到暂时的安宁,如果参悟了,”得道“了,那么灵魂将会汇入苍天,即印度教中的“梵”——宇宙的超越本体和终极实在,就像水滴汇入海洋,灵魂将会跳出轮回,得到永恒的宁静。
主角拉里在一个清晨得道了,他体会到了心灵的狂喜以及随后而来的长久宁静。拉里饱读群书,具备很高的科学素养,他试图从进化的角度阐释这一感受:远古的一部分人类,进化出了灵活的手,使得人类能更好地使用工具,这一器官在进化中不断被加强,最后覆盖了全人类。而所谓的修行得道,其实就是现在的小部分人,进化出了第六感,虽然不是具体的身体器官,但也是一种感官,它可以让人感受到关于自身和宇宙更深层的联系,感受到灵魂即是梵的一部分,上帝就在存在于人本身。
在现代社会,人们迫于生活,更多地在追求物质,很少有人将精神满足和自我完善作为人生目标,所以,“得道”的人终究很少,希望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偶尔停一停,向灵魂投去一瞥,思考一下我们和宇宙的关系,或许会让我们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