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也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老,今年儿子上大学离开了家,突然发现空巢的事情也找到了我,那么多年看我的父母她们相伴一起生活,虽然当子女回家时候她们特别欣喜,所有的时间都围着子女转,一日三餐忙个不停,其余的时光还是觉得父母有些寂寥。我觉得自己生活忙碌充实,不会觉得孩子离开会失去生活的重心。可心境的改变就这样一点点的出现了。
前几日好友的妈妈住院,她的妈妈长期卧床出现坠积性肺炎,看着躺在气垫床上的阿姨,枯瘦如柴,靠胃管进食,为了预防压疮要定时翻身,三个女儿几乎不回家,在医院伺候,女儿们伺候的非常尽心,可作为阿姨来说没有一点生存的尊严和生活的质量,情景看着很心酸。将近20多天的住院,女儿们生活完全打乱,轮流值夜,每个人都熬的灰头土脸。好友和我聊起来,觉得实在是很累,感叹我们这些养独生子女的家庭以后该怎么应对,突然间养老就提上日程,这感觉让我很不舒服。
群里最爱没事发消息的朋友这一段时间突然没了消息,特别冷清,我觉得好奇怪,打电话听到朋友哽咽的说婆婆突发心梗死了。我知道她们婆媳关系一直很好,老太太身体也硬朗,每天给她们做饭,做家务很是勤劳。可就这么突然就走了,朋友哭的伤心,我也唏嘘不已,人生如此脆弱真的不知该怎样面对,从内心来说我很怕死。
和老公说起这件事,老公淡然的说父母年事已高,生死已随天命,这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事实。可我感觉从没有想过事情,突然要考虑怎么这么残忍,我怎么能接受亲人离我而去,谁能忍受这撕心裂肺的痛。而且人是感性动物,七情六欲伴随一生,平静对待却是不可能。不明白老公如何会有如此超然的态度,这态度我不喜欢,不由联想,是否我离开了,他也能淡然接受,并无伤心可言,那我们这几十年陪伴的感情又去了哪里?
我知道老公是理性的,对死亡的理解比我更深刻些,记得以前学心理学的时候,老师曾说过,如何面对死亡是人最大的功课,在那次课程中我逃脱了,我根本不能去面对,觉得这离我很遥远。当时青娟因为母亲年老长期有病,她哭的很厉害,老师一点点的让她明白死亡是什么,如何去面对。我如一个局外人一样好像在看电视剧,没有触动。现在才明白原因,是因为巨大的恐惧让我屏蔽了死亡这个课题。哪怕说我都不愿说,更何况去探讨,去分析,我害怕的用一堵墙隔开了与死亡这个课题的任何连接。
可生活就是这样,一件事又一件事的出现,即使恐惧也要面对,无论你如何的想逃避,你都逃脱不了,日子一天天过,人一天天长大变老,疾病和死亡随之而上,可现实就是这样,作为一个慢慢变老的人,对未来的养老,心态的调整,以及死亡的面对,不由得需要调整和改变的。
在医院里工作,见过形形色色的病人,古人言“床旁百日无孝子”,这一幕如此真实却又无奈,不是这些孩子们不想尽孝,实际却是工作家庭孩子的重担,有哪一个年轻的人可以三个月不上班,不养家糊口。确是不得而为之,因为你不可能把儿女拉在身边当你的孝子,当今的社会这是难以实现的。如果这个观念深入你心,老年之时失落和痛苦将伴随后半生。子女的床前尽孝不可强求,也强求不来,在中国一对夫妻面临四个老人的养老却是事实。
想起作家张爱玲独自一人死在公寓中,我想她对死亡的看法,让她选择这种孤独的死亡方式。很多高僧的坐化,也许想到还有来生的美好,想一想死亡虽然可怕,如何幻化成美好,是修行的最大课题。
我终究明白渐行渐近的是有一天我也会老,我也要面临死亡。走出死亡的恐惧,面对它,很难也很不舍,害怕死的很惨烈,害怕临死的时候没有人照顾,害怕孤独,害怕在养老院里没有尊严的对待,所以如何有尊严的养老,当有一天我不能自食其力了,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呢?是我们这些步入中年,需要思考的事情。
当有一天我老了,我的面对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有尊严的离开。